協同筑牢醫保基金“安全網”
撫州市東鄉區人民檢察院與醫保部門建立常態化聯動機制
來源: 新法治報·贛法云 | 日期: 2025年11月18日 | 制作: 聶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醫保基金是人民群眾的“看病錢”“救命錢”,關乎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任何欺詐騙取醫保基金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嚴懲。近日,撫州市東鄉區人民檢察院成功監督辦結一起冒用醫保身份違規報銷醫療費用案,通過檢察監督與行政監管聯動,全額追回流失的醫保基金,以法治力量守護基金安全。
檢察監督追回流失基金
此前,該院檢察官在履職過程中發現,2022年10月11日,東鄉區小璜鎮居民嚴某某在東鄉區人民醫院就醫時,違規使用本人醫保身份,為其親戚開具治療疾病的奧卡西平片,并將本不應由醫保基金支付的相關費用違規報銷。
這一行為屬于典型的冒用醫療保障待遇,直接造成國家醫保基金流失,侵害了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檢察機關在發現該問題后高度重視,迅速啟動監督程序,第一時間與東鄉區醫療保障局開展專題磋商。
雙方深入溝通后形成共識:一方面依法對嚴某某的違規行為作出處理,追回違規報銷費用;另一方面舉一反三,由醫保部門加大轄區內醫保基金使用監管力度,全面排查醫療保障領域違法違規行為,堵塞監管漏洞。
磋商結束后,東鄉區醫療保障局立即行動,依法對嚴某某的違規行為進行查處,責令其全額退還違規報銷的醫療費用。目前,被侵占的醫保基金已全部追回,國家利益受損狀態得到及時修復。鑒于行政機關已全面依法履行職責、整改到位,該院依法決定終結案件,實現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協同聯動守護基金安全
本案雖已辦結,但其警示意義深遠。檢察機關與醫療保障部門的聯動,不僅是一次成功的個案監督,更是一次生動的普法教育。
為幫助廣大參保群眾厘清醫保使用邊界,檢察官特別作出溫馨提示:職工醫保個人賬戶余額可通過辦理“家庭共濟”,授權給已參保的父母、配偶和子女使用,用于支付合規醫藥費用中的個人自付部分;若老人因行動不便等特殊原因需委托他人代買藥,需提供委托人和受托人的身份證明,且必須使用服藥者本人的醫保卡,嚴禁冒用他人醫保身份報銷。
守護醫保基金安全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該院表示,將持續履行檢察監督職責,與醫保部門建立常態化聯動機制,通過磋商、檢察建議等方式,協同筑牢醫保基金“安全網”。同時,呼吁廣大參保群眾,依法合規使用個人醫保憑證,共同守護好每個人的“看病錢”。如發現涉嫌欺詐騙取醫保基金的行為,請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攜手營造風清氣正的醫療保障環境,讓醫保基金真正用在“刀刃上”。
(蹇雪瑤 記者江國穩)
編輯:聶琪
校對:陳衛星
復審:全來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