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握手言和”金字招牌

南城縣公安局天井源派出所創新工作法打造群眾滿意調解品牌

來源:  新法治報·贛法云     |    日期:  2025年09月01日     |    制作:  賈辛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近日,南城縣天井源鄉居民李先生將一面印有“執法為公 調解為民”的錦旗送到南城縣公安局天井源派出所(以下簡稱“天井源派出所”)民警的手中。這面錦旗,承載著群眾的認可,更是該所創新推行“三排三調四能四解”工作法,精心打造“握手言和”調解品牌的生動注腳。

成功調解糾紛(圖/受訪單位提供)

深耕“三排三調”

為有效化解矛盾糾紛,天井源派出所將矛盾化解端口前移,構建起“社區民警+網格員”聯動機制,深入網格開展常態化排查,捕捉矛盾苗頭。針對重點區域、重點人群,定期開展專項排查。同時,該所結合轄區種植、養殖等行業,積極推動“風險隱患自查自糾”,提升行業主題自主排查隱患的能力,力求將問題發現在早、處置在小。

為搭建好多元協作平臺,天井源派出所與法院、司法所等部門建立深度合作,為調解工作筑牢法律支撐。充分吸納德高望重的老黨員、老教師等加入“娘舅”調解隊伍,發揮他們熟悉民情、善做群眾工作的優勢,顯著提升調解效率。對于涉及民生保障等復雜疑難糾紛,天井源派出所積極爭取黨委政府的政策支持與資源協調,形成了高效聯動的“大調解”格局。

淬煉“四能四解”

調解工作的核心在人。天井源派出所著力錘煉民警“四能四解”的過硬本領,其中包括“能做”解氣結、“能說”解心結、“能忍”解法結、“能擔”解事結。

該所要求民警首先要做明事理、能梳理矛盾的“明白人”,進而成為揪住關鍵癥結、擬定解決方案的“決策人”,倡導用接地氣的“鄉土語言”講清法律政策,消除隔閡,打開當事人的心扉。

面對情緒激動的當事人,該所要求民警保持冷靜克制,耐心傾聽訴求,并適時進行現場釋法明理,引導依法解決。在調解陷入僵局時,鼓勵民警精準捕捉權益平衡點,勇于擔當,果斷“拍板”,有效打破僵局,促成最終解決。

實現“零重復警情”

走進天井源派出所調解室,一面獨特的“心”形照片墻映入眼簾。墻上精心裝裱的,是當事人握手言和的珍貴瞬間。

這些定格的溫暖畫面,是“握手言和”調解品牌最直觀的溫情名片,無聲訴說著矛盾化解的成功,生動詮釋著修復關系與重建和諧的核心價值。它們不僅記錄著和解的喜悅,更讓“握手言和”這一品牌形象伴隨著一個個調解成功的案例,融入群眾的記憶中,取得了令群眾滿意的成效。

此外,調解室內的一面面錦旗,是群眾對天井源派出所調解工作的由衷肯定,更是該所民警隊伍在踐行“三排三調四能四解”工作法中,從“新兵”歷練為群眾信賴的“貼心人”的見證。

2024年,天井源派出所矛盾糾紛化解率達99%,實現了“零重復警情”的既定目標,有力維護了轄區的和諧穩定。

天井源派出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該所將繼續深耕“三排三調四能四解”工作法,擦亮“握手言和”這塊金字招牌,以行動詮釋為民初心,努力讓更多言歸于好的溫暖故事在轄區上演,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和諧南城貢獻力量。

(王云謙 傅斯瑤 記者程呈)

編輯:賈辛

校對:王小明

審核: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