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場說“防守” 守住“錢袋子”

靖安縣公安局積極推動宣傳模式向“雙向互動”轉變

來源:  新法治報·贛法云     |    日期:  2025年09月01日     |    制作:  賈辛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8月27日,記者從靖安縣公安局獲悉,自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開展以來,該局突破傳統宣防形式,構建起多點布局、線上線下聯動的立體化宣防矩陣。

從“鎮BA”籃球賽上的反詐宣講,到街頭巷尾的“流動宣防課堂”;從深夜“拉車門”安全巡查,到面對面的警民懇談會,再到24小時在線的“指尖警務”……靖安縣公安局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既增強了群眾的安全防范意識,又激發了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的積極性。

在“鎮BA”現場話反詐(圖/受訪單位提供)

巧借“鎮BA”宣傳反詐

“鎮BA”籃球賽現場激情四溢,而中場休息時悄然登場的“反詐課堂”,則讓記者感受到靖安縣公安局宣防工作的巧思與溫度。

在靖安縣寶峰鎮開展的“鎮BA”籃球賽現場,隨著半場哨聲響起,該局寶峰派出所民警舒凱走上球場中央,接過話筒,用方言開場:“鄉親們,剛才的比賽令人熱血沸騰。現在,咱們稍作休息,我來教大家幾招‘防守’真功夫——這回防的是電信網絡詐騙……”

親切的鄉音瞬間拉近了警民距離,原本喧鬧的球場漸漸安靜下來。舒凱結合真實案例,將刷單返利、冒充公檢法等常見詐騙套路娓娓道來。與此同時,民(輔)警穿梭于觀眾席間,發放印有反詐知識的宣傳扇,讓安全防范知識隨著籃球賽的熱度,精準“投遞”到群眾心間。

“這場‘反詐+球賽’的創新融合真不錯!看球不忘防騙,守好咱的‘錢袋子’!”觀眾連先生揮舞著手中的宣傳扇,連連點贊,“民警講得很實在、接地氣,我們愛聽,也記得牢!”

民(輔)警化身“街頭講師”

如果說“鎮BA”籃球賽上的集中宣防是“精準一投”,那么遍布大街小巷的防控布局則是錦上添花。靖安縣公安局在縣城多個重點路口設立“流動宣防課堂”,民(輔)警化身“街頭講師”,在人流密集區域開展“面對面、零距離”的宣傳,將安全知識送到群眾耳邊。

在一處“流動宣防課堂”旁,剛咨詢完防騙知識的市民李女士告訴記者:“以前,我對電信網絡詐騙了解得不多,總感覺這事離自己很遠。現在,聽了民警講解后,對電詐有了新的認識,也知道如何防備,心里踏實多了。”這些“流動宣防課堂”與民(輔)警的身影,已成為靖安縣一道溫暖而堅實的安全風景線。

此外,在街頭巷尾、社區道路,還有著許多彎腰的身影。靖安縣公安局組織機關警力,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拉車門”式巡邏,逐一對停放車輛的門窗是否鎖閉進行檢查。一旦發現未鎖車輛,立即聯系車主,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我們多彎一次腰,群眾就少一分風險。”參與巡邏的民警表示,“看似是小事,卻能從源頭預防盜竊案件的發生。這種零距離的守護,就是要讓安全觸手可及。”

發動群眾參與社區治理

宣防工作的基礎是信任,目標是共建。靖安縣公安局積極推動宣傳模式從“單向灌輸”向“雙向互動”轉變,將社會治理延伸至基層,讓群眾真正成為平安建設的主角。

自今年7月起,該局組織民警深入社區網格,與居民代表圍坐一堂,召開警民懇談會。群眾現場提出鄰里糾紛、安全隱患、治安建議,民警逐一記錄、即時回應,力求問題發現在源頭、化解在基層。這種溝通方式極大地激發了群眾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

與此同時,線上宣防同樣“火力全開”。靖安縣近200個警民微信群全天候在線,民警24小時“值守”,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回應群眾關切,實現服務“不打烊”、守護“不斷線”。

在8月的一場懇談會上,轄區社區代表張大伯感慨道:“以前總覺得是小事,不好意思找警察。現在,他們主動上門傾聽,問題當場回應,我們參與社區事務的勁頭更足了!”

“我們就是群眾‘永不下線的安全管家’,第一時間推送預警,第一時間答疑解惑,確保安全守護零時差。”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如今,從線下懇談到線上互動,警民之間的距離不斷拉近,群防群治的理念在靖安縣已形成一張覆蓋全域的“安全網”。

(張露 龔辰欣 記者程呈)

編輯:賈辛

校對:王小明

審核: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