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生命的“擺渡人”
——記吉安市中心人民醫院呼吸內科黨支部書記、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范家亮
來源: 江西日報 | 日期: 2025年08月28日 | 制作: 聶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8月21日8時許,陽光透過窗戶灑進吉安市中心人民醫院病房里。“胸痛有緩解嗎?”“咳嗽好些了嗎?”呼吸內科黨支部書記、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范家亮照常來到住院部,走進病房,詳細詢問患者病情進展。
從晨曦微露時開始的查房到深夜燈火中的急診,從對疑難病例的研討到與患者溝通的耐心,從醫二十九載,范家亮把身影留在無數人重獲健康的記憶中。
用醫者仁心守護平凡煙火
“我是一名醫生,治病救人是我的天職。”在范家亮看來,醫生的職責不僅在于攻克疑難,更在于守護人民群眾的健康。
2024年的一個深夜,剛躺下休息的范家亮聽到電話鈴聲急促響起。電話那端傳來值班醫生緊張的聲音,科室收治的一名住院患者呼吸困難明顯加重,情況危急。范家亮迅速趕往醫院,同時在電話中詢問患者病情進展,協調多科室會診,并全程跟進手術安排。
一個小時后,患者手術成功被送回病房,看到監測儀上顯示生命體征平穩,范家亮才長舒一口氣。“患者進了醫院,我們就要負責到底。”范家亮說,這樣的突發情況是常態,作為內科醫生,雖不直接參與手術,但要精準判斷病情,成為患者生命接力中的關鍵一環。
日復一日的堅守,不僅體現在漫長的時間跨度里,更是融入每個工作日的點點滴滴??剖易o士長王麗告訴記者,盡管范家亮已經是科室主任,不直接管床,但他仍然經常來到病房,逐一查看患者的病情記錄,并和管床醫生交流治療要點。查完房,范家亮又準時坐在診室接診,耐心傾聽、仔細檢查,在病歷本上寫下詳細醫囑。
這份對患者的細致關懷,不但在醫院里日夜傳遞,更隨著他的腳步延伸到大山深處。8月22日,在泰和縣中龍鄉義診臺前,范家亮仔細為村民做肺功能檢查。為讓偏遠地區患者得到及時診療,他每年帶隊為基層群眾體檢、科普慢性病管理知識,接診患者達2000余人次。
以赤誠初心凝聚救治合力
“我們不僅是醫生,更是黨員,患者的需求就是沖鋒號。”支部黨員始終記得范家亮的叮囑。作為黨支部書記,范家亮帶領黨支部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打造出一支政治堅定、技術精湛、服務優質的醫療團隊,推動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相互融合、共同發展。
“我是黨員,我先上!”2022年,上海新冠疫情防治告急時,范家亮主動請纓,在援滬請戰書上簽下自己的名字。作為江西援滬第五醫療隊醫療組組長,他不舍晝夜、吃苦在前,帶領醫療組進駐病房全力救治患者。
“在百姓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迎難而上,這是我們的責任!”這句話,他用行動踐行了無數次。今年,科室收治的一名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孤寡老人,一度情緒低落,拒絕配合治療。范家亮得知后,每天查房時都陪老人聊天,幫助老人點餐送飯,并發動支部黨員輪流照看老人。黨員們一次次暖心幫助,逐漸打開老人心結。老人康復出院那天,拉著醫生們的手說:“你們這么好,真是比親人還周到。”
肩負黨支部書記和科室帶頭人雙重責任,范家亮總是帶頭沖鋒在救治一線,帶領黨員攻克新技術。針對科室老年患者多、基礎病復雜、表達困難的特點,他組織黨員骨干每周開展病例討論,建立“臨床路徑+個體化診療”救治模式,有效提升重癥患者救治成功率。
如今,科室17名黨員全部成為業務骨干。2024年,范家亮所在黨支部獲評“全國公立醫院臨床科室標桿黨支部”。
樹清風正氣筑牢生命防線
“作為醫生,我們要時刻牢記,處方權的唯一用途是治病救人,而不是謀私利。”這是范家亮給自己和科室醫生刻進骨子里的“鐵規矩”。
有一次,一名外地來吉安人員因慢阻肺急性發作入院。得知父親病情較重,患者兒子心中十分焦灼。情急之下,患者兒子悄悄塞給范家亮一個紅包,希望他盡力治好父親的病。“您的憂慮我理解,但治病救人是醫生的本分,紅包真的不能收。”范家亮輕輕推開患者兒子的手,語氣溫和卻堅定地說,“現在最重要的是配合治療,您多陪陪老人家,比什么都強。”
從醫多年,范家亮堅守廉潔底線,對患者一視同仁,用清正廉潔、認真負責的作風影響著身邊同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這八個字,對于范家亮和他帶領的呼吸內科黨支部而言,已成為融入血脈的信念。
在科室管理中,他堅持陽光采購,所有醫療耗材、藥品采購嚴格按照流程公開透明操作;在支部管理中,他設立廉潔監督崗,讓黨員帶頭簽訂廉潔行醫承諾書,定期開展警示教育。在他的帶領下,科室管理更加規范透明,患者滿意度常年保持在全院前列。
初心如磐,奮楫篤行。范家亮深知肩上的責任使命,他說:“我只是做了一名醫生應該做的事情,榮譽不僅是對我的肯定,更是一種鞭策,激勵我在今后的工作中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全媒體記者 盧瑛琦)
編輯:聶琪
校對:王小明
復審:全來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