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體驗勝過百次說教”
于都縣開展工業園區企業“四個一”消防安全宣傳教育
來源: 新法治報·贛法云 | 日期: 2025年08月28日 | 制作: 聶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開展“如我在場”的體驗式教育
于都縣工業園區內企業繁多、人員密集、隱患突出,始終是于都縣防范火災風險的核心區域。于都縣消防救援大隊以“如我+”行動破題,變“剛性執法”為“暖心服務”。
今年7月以來,于都縣消防救援大隊聯合縣工業園管委會圍繞一次火災警示教育、一次消防安全授課、一次火場實景體驗、一次消防技能實操的“四個一”內容大力開展工業園區企業消防安全宣傳教育活動。
貼近企業實際的安全課
“大家請看,這原本是可以用滅火器隨手撲滅的小火,因為處置不當才導致了后面的災難。”7月15日,于都縣消防救援大隊大隊長劉書韜為工業園區138家企業的200余名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員帶來了一場貼近企業實際、既生動又實用的消防安全授課。
“如果我是企業負責人,能聽懂授課的內容嗎?能得到火災案例的警示嗎?”課堂上,劉書韜以“如我辦企”視角,用真實火災案例直觀展示事故后果,詳細講解企業消防安全要點。
“此次授課深入淺出,理論聯系實際,剖析了勞動密集型企業從隱患排查到火災處置全流程的消防安全常識,非常實用。”于都縣工業園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羅禮發表示。
此次培訓讓安全理念入腦入心。“參加這次培訓收獲很多,一個個典型火災案例,讓我進一步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意義。”企業代表魏卉卉如是說。
沉浸式體驗火場逃生
“電動自行車一旦短路,30秒就能產生明火,100秒就足以奪人性命。”配合著消防宣教員劉瑋的講解,放在倉庫內的廢舊電動自行車正在熊熊燃燒,升起的黑煙迅速遮蓋了整個倉庫頂棚,幾十秒的時間里,倉庫內能見度迅速降低,濃密的煙塵、刺鼻的氣味讓現場員工紛紛捂住了口鼻。日前,在贛州德隆樹脂涂料有限公司空置倉庫內,劉瑋在開展教學。“光講理論效果有限,必須用‘如我在場’的體驗式教育,讓員工現場感受火場危險。”他一邊講解電動自行車火災預防知識,一邊組織員工進行真煙真火逃生演練,通過換位思考強化安全意識。
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全體員工在真煙真火疏散逃生體驗現場有序撤離。同時,無腳本滅火救援演練正在該公司另一個廠房上演,設置水槍陣地、架設掛鉤梯、通過登高平臺車救援被困人員,規范高效的處置流程讓企業負責人連連點頭。“這種‘如我在場’的培訓,比單純講課深刻多了!”贛州德隆樹脂涂料有限公司負責人徐菊林說。
這樣的真煙真火實景體驗每天都在各工業園區上演。“一次體驗勝過百次說教。”劉瑋說,“通過‘如我在場’的實景體驗,不少企業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抓得更實了,員工應急自救逃生水平也提高了許多。”
手把手教學
“企業的消防設施能不能正常使用?日常維護保養是否到位?員工能不能熟練操作基本的消防器材?”帶著這些問題,連日來,于都縣消防救援大隊的宣教員肖太生奔走在工業園區的各個大小企業。
本著“服務企業需要、優化營商環境、助力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哪家企業有需要,肖太生就出現在哪里。
“這幾具滅火器壓力不足了,需要及時充裝。”“消火栓箱外部要標明使用方法。”“疏散指示標識應規范設置,高度不應超過地面1米。”
硬件問題解決了,教授企業員工正確使用消防器材是重中之重。8月18日,肖太生走進海峽(贛州)輕紡實業有限公司,組織公司員工開展“準消防員”實操實訓,通過講解、手把手教學,讓員工能熟練掌握滅火器和消火栓的正確使用方法。
“滅火器應站在火源上風向1.5米以外對準火源根部進行噴射。”“甩出消火栓水帶時要用雙手抓住水帶兩端金屬接口避免砸傷自己。”半天時間過去,現場90余名員工全部順利通過了“準消防員”考核。
“真是太及時了!我們公司剛剛招了一批新員工,你們馬上就來培訓了,既保障了安全生產,又讓我們能專心搞發展,這才是真正的優化營商環境!”企業負責人王東源握住肖太生的手感謝道。
截至8月19日,于都縣消防救援大隊先后深入161家企業,開展大宣傳大教育大培訓活動150場,覆蓋企業員工13898人,切實提升了企業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及廣大員工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
(文/圖 李潤豐 首席記者胡榕)
編輯:聶琪
校對:王小明
復審:全來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