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戒“推拖繞”
來源: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 日期: 2025年08月27日 | 制作: 聶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漫畫/李蕓
山東省鄄城縣紀委監委建立“紀企直通”機制,常態化開展走訪調研,重點整治行業部門推諉扯皮、吃拿卡要等突出問題;湖北省谷城縣紀委監委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跨部門協調難、政策解讀不清、窗口推諉扯皮等問題,聯合縣行政審批局探索建立問題備案機制,深入糾治企業群眾關注的政務服務“推拖繞”……近期,多地紀檢監察機關針對推諉扯皮問題進行整治。
新時代以來,我們黨以釘釘子精神抓作風建設,廣大黨員干部作風更實、辦事效率更高,群眾有切身感受。但要看到,工作中推諉扯皮的干部依然存在:有的遇事先推,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能解決而不及時解決,找些“小毛病”讓群眾經常跑、反復跑;有的庸懶拖拉、作風松垮,上級督一下、群眾推一下,工作才象征性地往前趕一下;有的遇到事情繞著走,遇到責任就撇清,虛與應付……如此“推拖繞”,群眾大為反感。
改革發展到今天,那些“低垂的果子”已經摘完,棘手的問題越來越多,需要多部門通力協作的問題越來越多。比如,企業改制、環境保護等問題,不僅需要黨員干部能干、肯干,還要會干、敢干,甚至很多時候需要勇開先河。那些“推拖繞”的干部明顯存在畏難避險的心理:有的嫌麻煩,遇到難題就退縮,對群眾訴求不上心、不盡力;有的怕擔責,有先例的能辦會辦,沒有先例的就往別人身上推;有的能力不足,遇到問題能拖一天是一天,能甩一件是一件。
為官避事平生恥。無論有多大困難,都不能改變“推拖繞”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本質。《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一百二十六條第二款明確規定,對符合政策的群眾訴求消極應付、推諉扯皮,損害黨群、干群關系,對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情節較重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公開通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共查處在聯系服務群眾中消極應付、冷硬橫推、效率低下,損害群眾利益,群眾反映強烈問題4208起,批評教育和處理5118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3229人。想當“太平官”?黨紀條規不答應、不手軟。
破解“推拖繞”,既要解決思想問題,又要解決實際問題。廣大黨員干部辦理涉及群眾事項時要多一些換位思考、設身處地,把群眾利益真正放在心上,認真對待群眾訴求,做到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積極借鑒創新經驗,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事事緊抓不放”的執行力為群眾破解難題。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李許堅)
編輯:聶琪
校對:王小明
復審: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