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馥郁 溢滿昌江

——景德鎮市昌江區推進“全民閱讀”工作見聞

來源:  江西日報     |    日期:  2025年08月26日     |    制作:  聶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近日,記者走進位于景德鎮市森林公園內的昌江森林圖書館,只見充滿陶瓷文化韻味的館內座無虛席,不少讀者捧著喜愛的讀物席地而坐。這處藏匿于公園內的圖書館,以其獨特風格、優良環境吸引了眾多周邊群眾。

“圖書館開放時間為早上9點到晚上9點,每天早上8點多就有人來排隊等著開館,晚上也需要館員一再催促后人們才不情愿地離開。”該圖書館館長萬興告訴記者,圖書館日均接待讀者上千人次。

昌江森林圖書館成為人氣打卡點,為“書香昌江”建設寫下生動注腳。

近年來,景德鎮市昌江區以“傳承文化根脈、涵養書香社會”為核心,立足區域特色,整合城鄉資源,構建“全域覆蓋、全員參與、全程賦能”的全民閱讀體系,通過陣地建設、分眾施策、主題引領等舉措,推動“書香昌江”建設走深走實,讓閱讀成為浸潤城鄉的文明新風。

76歲的夏文華經常早上9點準時到昌江森林圖書館“報到”,一待就是一整天。“這里離家近,騎自行車十幾分鐘就到了。”夏文華聊起閱讀的便利性如數家珍,“圖書館就是‘家門口的書房’,環境好、好書多,還能聽書,很實用!”

昌江區筑牢陣地基礎,構建“線上+線下”全域閱讀網絡,以“硬件升級+場景創新”為抓手,打造覆蓋鄉鎮、社區、校園的立體化閱讀陣地,讓群眾“隨處可閱、隨時能讀”。

線下,陣地全域鋪開,“15分鐘閱讀圈”已然形成。在鄉鎮,農家書屋以“現場閱讀+講座分享”形式為村民“充電”;在社區,“鄰里閱讀驛站”“朗讀角”成為居民誦讀、親子共讀的熱門場所;在學校,“課堂+課間+課外”閱讀矩陣的打造,在孩子心靈深處播撒下愛讀書的種子。

線上,資源拓展延伸,閱讀不再有時空限制。鲇魚山鎮有聲圖書墻實現“紙質書+有聲聽書”雙軌并行,通過青年志愿者“手把手”教學,讓更多老年人享受數字技術帶來的便利。景德鎮市第十六小學發起“每日閱讀打卡”線上活動,累計超過1.2萬人次參與,閱讀從“線下場景”延伸至“線上日常”。

打造空間是推動全民閱讀的基礎,活動則成為連接起人與書的“橋梁”。

周六的昌江森林圖書館內,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錢蘇萍在免費教孩子們寫字。在老師的講解示范下,孩子們稚嫩的筆跡漸顯章法。“在圖書館里上書法課,不僅修身養性,更是一種文化熏陶,上完課后孩子們還會看各種書籍。”家長周萌欣慰地說。據悉,昌江區定期舉辦“公益書法課”“公益電影”“親子閱讀”等活動,深受家長和孩子的歡迎。

昌江區還聚焦分眾需求,開展“精準化+特色化”活動。針對青少年,該區通過校園主題活動,分年齡段浸潤式培養閱讀習慣;針對老年人,以“代際互動”激發閱讀熱情,形成“老帶少悟初心、少教老學新知”的溫馨場景;針對社區居民,定期舉辦生活類閱讀分享、經典文學品鑒,鄰里氛圍融洽。世界讀書日期間,全區還聯動開展“書香潤童心”“閱讀伴成長”系列活動。

形式豐富、多方參與、常態長效的活動,營造了全民讀書、終身學習的良好氛圍,推動“愛讀書、讀好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汪王廟社區居民從“被動參與”到“主動分享”,年自發組織閱讀討論12場;鲇魚山鎮農家書屋借閱量年均增長30%,“悅讀”成為村民茶余飯后的選擇。

此外,該區還通過機制創新、跨部門聯動、政企社協同等手段,將閱讀與紅色教育、文化傳承相結合,使之成為傳遞思想、凝聚共識的載體。勝利社區聯合區婦聯、金霞黨建工作室舉辦“閱讀+活字印刷體驗”活動,讓居民在印制古詩中感受漢字魅力。

書香滿溢昌江,閱讀賦能成長。當全民閱讀植根基層、深入群眾,“閱讀”成為最美風景線,彰顯一座城的文化氣質和文明形象。

(全媒體記者 邱西穎)

編輯:聶琪

校對:王小明

復審:朱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