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引領 消防主導 全民共治
鷹潭市凝聚合力共筑社區“防火墻”
來源: 新法治報·贛法云 | 日期: 2025年08月21日 | 制作: 聶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宣傳現場
7月25日凌晨,鷹潭市月湖區交通街道百佳城社區某便利店突發火情,店主周建國迅速運用在培訓班所學的知識撲滅初期火災。
周建國的沉著應對,正是鷹潭市創新消防安全治理的生動寫照。今年入夏以來,鷹潭市通過“政府引領+消防主導+全民共治”模式,已培訓7萬名像周建國這樣的社區消防力量,構建起立體化火災防控體系。
政府引領織密責任網
“夏季用電高峰疊加高溫天氣,住宅火災風險必須從源頭遏制!”6月21日,鷹潭市消防安全專題會議上的緊迫感迅速轉化為行動力——鷹潭市委、市政府將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設施建設納入年度民生實事項目,并建立“周調度、月通報”機制,由鷹潭市消防救援支隊牽頭成立6個督導組,對全市544個住宅小區開展“地毯式”摸排。
為筑牢社區防火的“第一道防線”,鷹潭市建立了“社區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推動將占堵消防“生命通道”納入基層網格員排查和創建辦督導內容。
在鷹潭市月湖區梅園街道,駐點專職消防員胡忠仁發現某小區存在電纜井堆放雜物的“頑疾”。他當場拍照并上傳至“12345”平臺,系統生成“隱患整改通知書”推送至相關街道和物業公司。“過去,這類問題平均處置時間要5天。現在,48小時內必須反饋,通過‘兩個清單’明確責任方和整改時限。”胡忠仁介紹。截至目前,該市已整改私拉亂接電線、消防通道堵塞等問題隱患2300余處。
針對電動自行車管理難題,鷹潭市創新推出“一區一策”共建模式。在貴溪市雄石街道掛榜山社區,由政府出資、物業公司提供場地、第三方負責運營的集中充電棚投入使用,掃碼充電、自動斷電的功能讓居民直呼更省心了。
企業聯動筑牢“防火墻”
“預備——開始!”日前,鷹潭市微型消防站比武競賽活動火熱開賽。來自轄區的12支微型消防站共72名物業代表隊員同臺競技,上演了一場速度與協作的精彩對決。競賽圍繞微型消防站處置初期火災“打早滅小”目標,重在檢驗微型消防站隊員消防基本技能實操實訓的掌握情況。
科技賦能成為物業管理的亮點。“滴滴滴——”7月10日,在鷹潭市余江區狀元公館小區,一名業主推著電動自行車剛進入電梯內,車阻系統立即發出警報并停運電梯。這套“黑科技”正是該小區物業公司聯合消防維保企業安裝的禁入系統,全市已推廣1400余臺。“系統上線后,有效杜絕了電動自行車入梯現象。”該小區物業公司經理王芳翻開巡查記錄本,上面詳細登記著每日消防設施檢查情況。
在鷹潭,像王芳這樣的物業安全員已成為社區防火“前哨”。各小區普遍建立“三查”機制:保安每小時巡更打卡、維保企業每周專業檢查、社區每月聯合督查。鷹潭高新區一小區因消防管網水壓不足被處罰后,該小區物業公司迅速投入資金整改,還增設了智能水位監測裝置。“消防安全就是企業生命線,這筆錢不能省!”該物業公司負責人坦言。
如何讓安全意識深入人心?鷹潭市各小區將“業主活動日”變成“安全科普日”。在鷹潭市月湖區交通街道,社區消防志愿者用油鍋起火實驗演示“蓋鍋蓋”的正確姿勢,孩子們在VR體驗中學習火場逃生。“三清三關”順口溜被印成卡通貼紙,貼在住戶門后:“清走道、清陽臺、清廚房,關電源、關氣源、關火源”——簡單的口訣藏著防火的智慧。
網格員爭當“安全明白人”
“過去,街道消防工作靠消防員‘跑斷腿’。現在,每個網格都有明確的責任人,隱患整改‘開了倍速’。”鷹潭信江新區幸福社區駐點消防員桂肖韓說。該社區劃分了11個基層網格,給每個網格配備“政府專職消防員+網格員+樓棟長”治理力量,開展每日巡查、每周研判、每月復查。政府專職消防員聚焦重點場所排查隱患,網格員走進居民樓院開展日常巡查,樓棟長化身安全宣傳員引導居民開展自查自糾,截至目前,累計開展巡查式宣傳4170次。
為提升基層隊伍專業能力,鷹潭市消防救援支隊成立了7個“火焰藍”授課團隊,開展“理論授課+現場實操”培訓184次,全力推動網格員從“消防門外漢”成長為“安全明白人”。
在鷹潭市月湖區百佳城社區,一支由社區工作人員、居民自發組成的消防志愿者服務隊格外活躍。每周四,該服務隊隊長王志聰都會帶著隊員敲門入戶開展宣傳工作。“出門拿快遞時一定要記得關燃氣灶,燒干鍋可危險了。”他一邊檢查燃氣軟管一邊叮囑居民李阿姨。李阿姨笑著說:“有他們在,我們這個社區就像請了個‘消防管家’。”
在鷹潭,安全文化正以更鮮活的形式扎根。消防主題廣場的互動裝置前,孩子們爭相體驗滅火游戲;社區微信群每日“點對點”推送“消防晨報”,曝光身邊隱患。“只有讓每個人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安全防線才能更牢固。”鷹潭市消防救援支隊支隊長黎明說。
(文/圖 楊洋 首席記者胡榕)
編輯:聶琪
校對:王小明
復審:朱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