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對賽場的“第12人”

——江西公安用“鐵腳板”“科技眼”守護平安贛超

來源:  新法治報·贛法云     |    日期:  2025年08月19日     |    制作:  聶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躍動的身影、震天的吶喊、激情的碰撞……贛超燃動贛鄱大地,成為全民參與的體育狂歡。當萬千球迷的目光聚焦于飛旋的足球,賽場內外,公安民警以背對賽場的姿態,筑起堅實的安全屏障。他們與場上的球員共同構成完整的賽事體系,成為這場足球盛宴中不可或缺的“第12人”。

執勤現場

腳步丈量的“平安刻度”

終場哨聲響起時,萍鄉市公安局治安支隊民警的手表定格:33281步,巡邏第5圈。這串數字背后,是自7月12日贛超揭幕戰以來,江西公安連續45天的執著堅守,是上百版安保方案、上百次實戰演練的反復錘煉,更是數萬警力用腳步丈量出的“平安刻度”。

作為一項引人注目的群眾體育賽事,贛超開賽以來,已累計吸引超10萬人次現場觀賽。當球迷沉醉于精彩的對決時,江西各地公安機關依托“科技賦能+人文關懷”的安保模式,織就“立體化、智能化、人性化”的安全網。

8月10日晚,贛超迎來第五輪較量,萍鄉隊主場對陣新余隊,老球迷李先生坐著輪椅到現場觀賽。正在執勤的民警發現了李先生,見其家人推車不易,立即上前幫忙,將其推至觀賽區。等他再次回到執勤崗位,其制服后背結出大片鹽漬。

當天,萍鄉市公安局民警鄭敏的手機有152個通話記錄,從凌晨持續到深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他的電話鈴聲響個不停。最忙時段,他1小時接打23個電話,忙于對接醫療團隊、調整警力部署等工作。鄭敏被同事稱為“賽事操盤手”,他熟悉賽場的每一個進出口、觀賽區的每一個指示標志……“看臺C區10排的藍色指示牌要往左移10厘米”,對于賽前的各種安保細節,他記滿了3本筆記本。

“繡花”般的精細安保

“全場館搜爆已完成,無隱患。”8月10日15時,萍鄉市公安局警犬“豆豆”在觀眾席反復嗅探,訓導員段春博在手機上記錄搜爆情況。這樣的工作,在比賽前他們重復了3次,覆蓋座椅下、通風口、消火栓等重點部位。為測試新場館建筑安全性能,他們還請來專業機構測量觀眾席坡度。當測量數據出來時,大家都松了口氣:“就算萬人起立歡呼,也不會發生坍塌。”

“場上爭奪激烈,要時刻注意球迷情緒。若有推搡跡象,需立即制止。”鄭敏告訴記者,為了防止兩方球迷相互推搡,在座位設置時,他們特意將兩方球迷區域隔開,在物理上產生距離。

“注意觀察,一旦發現扒竊嫌疑人,立即控制。”當晚,在贛州市全民健身中心,贛州、撫州兩隊激烈爭鋒,反扒竊小組組長通過執法記錄儀傳輸賽場畫面。

當晚,上饒隊坐鎮上饒市體育館迎戰九江隊。賽前,上饒市公安局科學調配警力,加強賽事安全保障工作。“這個指示箭頭需要再向左移1厘米,確保觀眾能一眼辨明方向。”上饒市公安局民警蹲在過道旁仔細測量。為破解場館“尋路難”問題,安保團隊精心設計了多色地面引導線,并科學規劃多條應急疏散路線。比賽結束后,民警和志愿者聯動,通過醒目的標識引導觀眾快速、有序、安全離場。針對賽后部分球迷飲酒慶祝等情況,民警加大對夜市街區等重點區域的巡邏力度。

平安賽事的“最佳陣容”

“借助電子眼,我們可以全方位保障觀賽安全。”萍鄉市公安局民警介紹,由高清公共視頻構筑的“天網”系統可實現全場覆蓋,智能熱力圖平臺可持續追蹤各區域人流密度變化。

據了解,為保障每一位觀眾都能安心奔赴賽場,省公安廳啟動“全鏈條安保模式”:提前謀劃、制定詳盡方案,明確各警種崗位職責;結合現場實際科學劃分管控區域,在筑牢安全屏障的同時,最大限度減少對城市交通的影響,保障觀眾有序出行、便捷觀賽。

在賽場入口執勤

從入口安檢到看臺秩序,從交通疏導到應急聯動,江西公安以“萬無一失”的標準,將“安全”二字融入每個環節。在賽事核心區,民(輔)警采取“步巡+定點”模式,對物理隔離圍欄、智能安檢門等設施逐一進行排查,并運用手持式探測儀對入場觀眾及隨身物品進行核驗,將各類安全隱患隔絕于賽場之外;低空無人機與地面巡邏警力聯動配合,民警穿梭于人群聚集區。在賽場周邊主干道,交警依托智能信號系統實施潮汐車道管控,肩燈在暮色中閃爍,成為十分醒目的平安坐標。

當終場哨聲響起,由交警值守的“綠色通道”同步啟動,擺渡車將球迷從停車場直接送到指定地點。而巡邏民警已提前2小時對周邊5公里的夜宵攤進行排查。“既要守護賽場安全,也要守護城市煙火氣。”一名民警如是說。

特警站在高臺上,緊盯賽場各個區域;交警在路口維持交通秩序,保障觀眾出行安全;無人機飛手堅守操作臺,巡回喊話保障賽事安全……場內場外,一個個守護者共同構成平安賽事的“最佳陣容”。

(文/傅斯瑤 記者程呈 圖/受訪單位提供)

編輯:聶琪

校對:王小明

復審:朱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