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陸空網”巡防勸阻野泳

南昌市公安局紅谷灘分局全力守護暑期水域安全

來源:  新法治報·贛法云     |    日期:  2025年08月11日     |    制作:  聶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沿江巡邏(圖/受訪單位提供)

隨著高溫持續,南昌市“兩灘七灣”天然泳場人氣飆升,客流持續攀升。為筑牢涉水安全防線,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南昌市公安局紅谷灘分局以“1+4+1”防溺水工程為核心抓手,創新構建起政警校家四方聯動機制,同步打造“水陸空網”立體巡防新格局。通過扎實推進涉水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重點水域巡邏防控及防溺水安全宣傳教育等舉措,全力筑牢溺水涉險安全屏障,為贛江“兩灘七灣”天然泳場安全開放保駕護航。

加密巡查消除監管盲區

今年以來,紅谷灘分局將防溺水工作列為夏季治安防控核心任務,成立由分局主要領導牽頭的工作專班,通過高位統籌推動各項防控舉措落地見效。

紅谷灘分局制定《紅谷灘區2025年度防溺水工作職責清單》,精準劃分12個相關職能部門、9個派出所及197個村(社區)的具體職責,構建起“黨政主導、部門協同、社會聯動”的立體化工作格局。

在紅谷灘區衛東街道,一支由派出所民警、社區工作者、學校教師及家長志愿者組建的聯防隊伍活躍在各水域周邊,成為水域防控的中堅力量。“我們實行專人專崗值守制度,對轄區重點水域開展常態化巡查,尤其在午后、傍晚等事故高發時段加密巡查頻次。”衛東派出所所長介紹,這種群防群治模式成功織密了水域安全防護網,有效消除了監管盲區,為居民生命安全增添了多重保障。

打造智能防溺水預警網絡

在贛江沿岸,一套由12個智能喊話系統組成的防溺水預警網絡格外引人注目。該系統通過公共視頻和熱成像技術,可實時監測人員活動,一旦發現異常立即啟動語音警示。據統計,系統運行以來已成功預警勸阻野泳行為230余次。

“這是我們‘水陸空網’立體巡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紅谷灘分局科信部門負責人介紹,目前分局配備2艘巡邏艇、4架警用無人機,結合沿江布設的48個高空探頭,實現了對重點水域的全天候、無死角守護。

在朝陽大橋附近水域,無人機巡航小組正在執行日常巡查任務。“通過無人機搭載的高清攝像頭,我們可以清晰觀察到水面情況,發現險情立即通知岸邊巡邏組處置。”7月以來,無人機小組已成功勸阻野泳人員80人次。

“水花行動”培訓游泳技能

近日,在南昌市紅谷灘區第一小學,一堂別開生面的防溺水安全教育課正在進行。沙井派出所社區民警兼該校法治副校長肖景通過案例講解、情景模擬等方式,向家長及學生傳授防溺水知識和自救技能。

紅谷灘分局聯合區教體局持續推進“水花行動”,目前已組織轄區23所中小學開展游泳技能培訓,覆蓋學生1.2萬余人。組織115名社區民警深入轄區144所中小學、幼兒園,以每周晨會、班會、專題座談會、微信群轉發防溺水知識等形式,為學生講授防溺水警示教育課,累計開展防溺水宣傳260余場次,覆蓋學生、家長群體8萬余人,提高學生安全防范意識。

營造全民參與氛圍

“防溺水工作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紅谷灘分局政治處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已聯合媒體及單位宣傳力量制作防溺水短視頻9條,通過新媒體平臺傳播量超20萬次。在轄區各社區、學校,防溺水宣傳海報、橫幅隨處可見。

正在秋水廣場陪孩子玩耍的張女士表示:“隨處可見的警示標識和巡邏人員讓人感到安心,現在帶孩子來游泳放心多了。”隨著各項措施深入推進,紅谷灘區正逐步形成“人人關注水域安全、個個參與防溺工作”的良好氛圍。

(程沫 龔辰欣 記者程呈)

編輯:聶琪

校對:王小明

復審: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