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多舉措關愛戶外奔波的新就業群體

高溫下的“清涼守護”

來源:  新法治報·贛法云     |    日期:  2025年08月07日     |    制作:  聶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8月4日中午,南昌市紅谷灘萬達廣場進入送餐高峰。“炒飯2份、炸雞3份……”一家快餐店內,外賣員胡建彬熟練清點餐品并裝車,隨后戴好防曬冰袖和面罩準備出發。盛夏的南昌,熱浪滾滾。發燙的馬路上、烈日下的寫字樓旁,無數個“胡建彬”騎著電動車穿梭不停。為保障他們的健康安全,連日來,南昌市委社會工作部推出多項防暑保障措施,用細致的守護,關愛在戶外奔波的勞動者。

紅谷灘區九龍湖街道新琚東社區新“星”驛站開展集體慶生活動。本報全媒體記者 侯藝松攝

“愛心冰箱”送清涼

在南昌高新區吾悅廣場,一臺寫著“免費取用”的紅色冰箱格外顯眼,里面放滿了冰鎮礦泉水。外賣員李青路過,順手取出一瓶,“真解渴,跑單更有勁了。”

目前,南昌高新區已設置13臺“愛心冰箱”,每天免費提供約2500瓶水,惠及周邊1000多名外賣騎手和戶外勞動者。旁邊的“清涼驛站”里,飲水機、應急藥箱等一應俱全,方便大家隨時補充能量。

這樣的溫情在南昌各處蔓延:南昌縣委社會工作部為9個網約配送站點送去綠豆湯、礦泉水等物資;東湖區在18個黨群服務中心設置“小哥清涼補給站”;安義縣為新就業群體提供免費健康體檢;南昌經開區不僅在25個社區設立納涼取水點,還在小區配備便利推車……南昌市委社會工作部牽頭發起的“愛‘新’三送?清涼一夏”活動,讓關懷變成了實實在在的清涼。

驛站變身“意見箱”

日前,南昌東站“暖心驛站”內涼意十足。剛跑完單的網約車司機圍坐在一起,參加“清涼護航計劃”活動。這不僅讓他們避暑,更打開了大家的話匣子。

“咱們跑網約車的,社保該怎么繳?”“萬一出事,工傷怎么認定?”30多名從業者卸下奔波的疲憊,你一言我一語地聊了起來。有人對照登記表仔細詢問社保繳納的細節,有人用手機認真記錄權益保障政策;工作人員遞來的調查問卷,在“新業態場景搭建”“社會認同感提升”等選項旁邊,很快就被司機們寫滿了建議。

這份清涼關懷,正轉化為“聽訴求”的常態化機制:青山湖區社會工作部聯動36家企業與社會組織,為網約車司機送上“防暑禮包”并召開座談會,收集了42條關于權益保障、驛站服務優化等建議;紅谷灘區“新‘星’驛站”設置了意見箱,方便大家提交訴求;新建區在騎手聚集區設“清涼補給點”,并開通線上意見征集渠道,已收到30余條建議。從送清涼到聽心聲,一個個驛站成為連接服務與需求的暖心紐帶。

騎手當上“城市管家”

貼心的服務,也激發了新就業群體參與城市共建的熱情。

趙小為就是個鮮活例子。他不僅是網約車司機,還是熱情的導游,會帶外地游客去小巷里品嘗地道的瓦罐湯和白糖糕,傳遞著南昌風味。

這樣的溫暖場景在南昌越來越多。騎手們在送單間隙為游客指路,講述滕王閣、繩金塔的故事,成了城市的“代言人”。

這股力量讓新就業群體變成“治理幫手”:進賢縣的快遞小哥自發組建“賢鋒俠”志愿服務隊,參與社區巡邏和便民服務。南昌高新區的外賣騎手則化身社區治理“移動探頭”,投身隱患排查、政策宣傳,形成服務與治理的良性循環。

如今在南昌,“你為我送餐,我為你服務;你守護城市,城市也守護你”的故事天天在上演。正如南昌市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周振波所說:“我們的目標不僅是保障權益和福利,更希望讓新就業群體有歸屬感,從‘服務對象’成為‘城市共建者’,這才是高溫守護背后的深層意義。”

(本報全媒體記者 侯藝松 微信號:xyx0602 電話:13699505140)

編輯:聶琪

校對:王小明

復審:吳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