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守執法質量“生命線”

九江市公安局柴桑分局民警鄧婷躬身當好案卷審核“質檢員”

來源:  新法治報·贛法云     |    日期:  2025年08月05日     |    制作:  聶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鄧婷在翻閱工作筆記(圖/受訪者提供)

在九江市公安局柴桑分局的辦公樓里,時常能看到該分局法制大隊副大隊長鄧婷步履匆匆的身影:她或許剛從案卷堆積的辦公室里走出,手上還捏著標注密密麻麻的法律條文;又或許正被一群年輕的民警圍住,耐心解答他們在執法中遇到的疑難問題;也會在清晨的訓練場上,以矯健的身姿劃破晨霧。

鄧婷的從警生涯輾轉于該分局新塘派出所、特巡警大隊、法制大隊,在不同崗位淬煉成長。在法制審核崗位,她以“零差錯”為標尺,用10余年堅守筑牢執法質量“生命線”,守護公平正義。賽場之上,她化身“鏗鏘玫瑰”,以汗水詮釋“巾幗不讓須眉”,用拼搏為團隊贏得榮譽、激勵身邊人。

筑牢執法質量“生命線”

“每一份案卷都連著民心,容不得半點馬虎。”這是鄧婷常掛在嘴邊的話,更是她10余年來審核案件時的真實寫照。作為法制大隊審核民警,她經手的案件從街頭糾紛到刑事案件,覆蓋公安執法的方方面面。

“這份筆錄缺少見證人簽名,需補正”“物證扣押程序存在瑕疵,建議補充說明”“法律適用應結合最新司法解釋,此處需調整”……大到案件定性,小到標點符號,她始終像一名嚴苛的“質檢員”,用專業的眼光排查每一處潛在風險,用嚴謹細致的態度筑牢執法質量的“生命線”,讓每一起案件都經得起法律與時間的檢驗。

曾有一起故意傷害案件,辦案民警認為事實清楚、證據充分,擬作移送起訴處理。鄧婷審核時發現,受害者的傷情鑒定時間與案發時間存在誤差,這可能影響案件認定。鄧婷當即要求辦案單位補充偵查,及時糾正了這一瑕疵。“如果因為我們的疏忽,讓案件留下漏洞,不僅會讓當事人權益受損,更會動搖群眾對法律的信任。”鄧婷常對同事說。

10余年里,經鄧婷審核的案件超過3000起。零差錯的背后,是無數個夜晚在法條與案卷間的反復比對,是對“公平正義”四個字最執著的堅守。

不斷精進成“多面手”

法治工作專業性強、法規更新快,既要熟稔現行法規,又要緊跟不斷更新的司法解釋,稍有松懈就可能落后。鄧婷始終保持著一份清醒的“本領恐慌”:辦公室的書柜里,各類專業書籍早已被翻得卷邊;她加入了10多個法律學習群,休息時刷法條、看案例成了習慣。

鄧婷不僅深耕公安領域法律法規,還廣泛涉獵民法典、刑法、行政法等知識,在持續學習中錘煉綜合素養。她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在辦案中積累經驗,在交流中分享心得,并帶動同事共同提升。如今,同事們遇到難題總愛第一時間找她,而她總能給出精準解答,成為團隊可靠的“法律達人”。

如果說工作中的鄧婷是嚴謹細致的“法律專家”,那賽場上的她,則是敢打敢拼的“鏗鏘玫瑰”。2024年,鄧婷在全省特警“再戰武功山”活動中獲女子組亞軍,包攬九江警察越野登山賽、自行車50公里競賽冠軍,在游泳、登廬山等賽事中屢創佳績。在全市公安游泳技能大賽中,鄧婷在蛙泳項目里摘得季軍,隨后又和隊友拿下混合接力亞軍。在定向越野技能賽中,鄧婷與隊友合作斬獲團體季軍。

鄧婷有一股不服輸的韌勁,讓她在賽場上突破自我,更把運動中的拼搏精神帶到工作中——面對新的執法要求,她總是及時學懂弄通。她的故事,讓身邊人明白:所謂“多面手”,不過是把別人休息的時間,都用在了精進上。

(文/圖 許鵬 記者周潯)

編輯:聶琪

校對:王小明

復審:吳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