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車司機失聯 32噸銅材沒了

鉛山警方破獲一起特大貨運盜竊案 涉案貨物已全部追回

來源:  新法治報·贛法云客戶端     |    日期:  2025年07月23日     |    制作:  何山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漫畫/劉晨陽

購買二手貨車,利用貨運平臺漏洞,跨省偷運價值高昂的貨物……7月14日,記者從鉛山縣公安局獲悉,該局破獲一起特大貨運盜竊案,3名山西籍犯罪嫌疑人通過偽造貨運身份,將鉛山縣某工業企業價值200余萬元的32噸銅材非法轉運至山西、陜西,最終迫于警方壓力,3名嫌疑人相繼投案自首,涉案貨物被全部追回。

貨車關閉定位 32噸銅材失蹤

6月27日,鉛山縣某工業企業通過“運滿滿”貨運平臺發布一單運輸需求:將32噸成品銅管從江西撫州運往浙江臺州。當日,一輛懸掛山西牌照的二手貨車進入企業視野,司機聲稱代表某正規物流公司接單。然而,這輛貨車在裝載完畢后,竟突然關閉車載北斗定位系統,司機關閉手機失聯。

“我們當時就意識到可能出問題了。”該企業負責人回憶。6月29日,因無法通過定位系統追蹤貨物去向,多次聯系司機未果后,該企業向鉛山縣公安局報案。

根據《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辦法》,重型載貨汽車(總質量12噸及以上)、半掛牽引車、危險貨物運輸車輛、旅游客車、包車客車及三類以上班線客車必須安裝北斗衛星定位系統。企業通過平臺統一管理多輛車,優化資源分配,提高車輛利用率。貨主可實時查看貨物位置,提升信任度。

嫌疑人將北斗定位系統關閉后,這批總重32噸、價值200余萬元的銅材消失在跨省物流網絡中。

換車運輸掩蓋行蹤

接警后,鉛山縣公安局迅速成立專案組。通過調取貨運平臺數據、高速公路卡口公共視頻及二手車交易記錄,警方發現三個關鍵細節。車輛軌跡異常:涉案貨車于6月27日裝貨后,未按合同約定路線駛向浙江,而是從撫州東鄉上高速公路,在廣豐與玉山交界處下高速公路,之后一路沿著新320國道往浙江方向行駛,途中嫌疑人將8卷銅桿轉移至另外一名同伙的貨車上。接下來,兩名嫌疑人將涉案貨車駕駛至浙江衢州地界,并將其藏匿在一個停車場內丟棄,隨后兩人與另外一名嫌疑人會合,跟隨裝有8卷銅桿的貨車一同從浙江常山駛向山西聞喜。嫌疑人身份明確:3名司機均為山西聞喜籍,其中張某于今年6月購入一輛二手貨車,接單前曾兩次運輸貨物“練手”。倒貨手法隱蔽:6月27日晚,嫌疑人在江西玉山境內將銅材分裝至另一輛貨車,試圖通過換車運輸掩蓋行蹤。

“他們選擇跨省作案是有預謀的。”鉛山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童兆琦分析,江西至山西直線距離超700公里,嫌疑人認為遠程運輸可爭取足夠時間銷贓。買貨車后,他們曾接了兩單。然而,兩車貨物價值都較低,且運輸時間短,不好下手。

3名嫌疑人相繼投案

7月1日,專案組趕赴山西聞喜。此時,嫌疑人已將銅材轉移到一個農家倉庫,但因無法提供貨物清單、質量保證單等合法手續,始終未能找到買家。

“這些銅卷包裝完好,明顯來自正規企業,收贓者一看就知道來路不明。”嫌疑人交代,他們曾聯系多家企業,但均被以“無手續不收購”為由拒絕。之后,嫌疑人又將銅材轉移至陜西西安,試圖通過其他途徑脫手,但因缺乏合法證明被拒。

7月11日,在山西、陜西警方配合下,鉛山縣公安局專案組成功查扣藏匿于西安某物流園的32噸銅材,并同步對3名嫌疑人展開抓捕。迫于警方壓力,張某等3人相繼投案自首。

“這批銅材是我們承接的訂單原料,若無法按時交付,將面臨巨額違約金。”獲悉物資被追回后,鉛山縣某工業企業負責人激動不已,“警方不僅幫我們挽回了經濟損失,還維護了企業信譽。”

童兆琦說,貨運平臺在審核方面存在明顯的漏洞,嫌疑人得以利用偽造信息在“運滿滿”等平臺上注冊并接單。嫌疑人在運輸過程中故意關閉北斗定位系統,導致企業無法追蹤貨物位置。因此,企業應建立多渠道追蹤機制,例如同時綁定司機個人手機定位,以確保貨物安全。

對于跨省大額貨物運輸,童兆琦建議實行“雙人押運”等制度,加強對運輸過程的監管。

目前,涉案的32噸銅材已全部返還給受害企業,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文/新法治報·贛法云 沈諾 傅斯瑤 記者程呈)

編輯:何 山

校對:王小明

復審:全來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