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了魚身 “肥”了身價

余干特色泉水魚“游”出產業致富新路徑

來源:  江西日報     |    日期:  2025年07月04日     |    制作:  何山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我們現在是訂單生產,客戶先打款,提前一個月訂貨。”6月24日,記者在位于余干縣瑞洪鎮的江西贛鄱有機生態泉水魚養殖產業基地看到,大棚內32個直徑分別為8米、12米、17米的水池里,魚兒正歡快地游著。

  泉水魚也被稱作吊水魚、瘦身魚、聰明魚。“一條1公斤重的草魚‘吊養’15天后,體重會降至0.9公斤左右,售價卻從每公斤16元增至21元,提高了30%。”基地負責人陳進飛介紹,“吊養”是在生產端和消費端之間添加的一道工序——泉水暫養,這些魚在無餌料的環境中,通過不斷游動維持生存,饑餓處理消耗魚腹腔內蓄積的脂肪,可以穩定、有效地去除土腥味物質、藥物殘留等,讓肉質變得緊實細膩,魚頭積累更多膠原蛋白。

  別人的魚養肥了賣,泉水魚是減了肥再“游”上消費者的餐桌。

  瑞洪鎮麻溪山以優質巖泉水聞名,水質好。同時,鄱陽湖畔的余干縣是有名的魚米之鄉,全縣水產養殖面積超過38萬畝,其中以四大家魚為主,為泉水魚生產提供了豐富資源。“鄱陽湖周邊地區出產的草魚、花鰱分別占據全國60%、50%的市場。依托豐富的水系、漁業養殖、交通優勢,2024年引進廣東佛山粵贛瓏頭漁業有限公司、廣東美思優康健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廣東逸隆農業有限公司、佛山品美甜源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資1億元,組建江西贛鄱漁業有限公司并落戶瑞洪。”瑞洪鎮鎮長吳標介紹,目前,政府已經引導瑞洪鎮13個百畝以上的塘口養殖戶與泉水魚養殖基地簽訂3年供貨協議,統一投苗,統一飼料投放標準、養殖密度,從源頭培育優質好魚。“基地以平均每公斤高于市場價1至2元的價格收購,降低養殖戶投資風險,預計每年帶動養殖戶戶均增收5萬元。”

  “有些養殖戶過于追求產量和生長速度,魚少了鮮味,多了土腥味,這樣的魚賣不出好價格。我們與養殖戶簽訂協議,從養殖塘口直接拉到基地,延長了當地水產養殖的產業鏈。”陳進飛說,每一批魚出廠前,都要進行藥殘、重金屬、寄生蟲等指標檢測,確保魚肉安全。

  記者了解到,泉水魚養殖周期可以根據客戶需求不同,“吊養”15天至90天。根據投放周期長短、魚類重量,魚類分為ABC三個級別,市場售價也因此而異。部分用于生吃的草魚“吊養”周期一般達40天以上,“吊養”時間越長,魚的價格也越高。

  目前,江西贛鄱漁業有限公司一期已建設完工,可同時養殖各種魚類23萬公斤。“基地以草魚、鱖魚、鯽魚、花鰱、鱸魚、白魚六個品種為主,今年預計可養殖750萬公斤魚,年底將建成二期項目,明年可養殖魚超過1500萬公斤、產值2.5億元。”陳進飛說,公司已在浙江省開化縣、廣東省佛山市等地建倉,建立健全自主獨立銷售網絡,讓特色泉水魚“游”出產業致富新路徑。(全媒體記者 呂玉璽)

  編輯:何 山

  校對:王小明

  復審: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