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標尺量出園區蝶變
——吉州工業園區精準考評撬動服務“效能革命”
來源: 江西日報 | 日期: 2025年07月03日 | 制作: 何山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以前考核指標模糊,干多干少一個樣,現在績效管理細化到每個崗位,我們工作更有方向,也更有干勁。”6月24日,吉安市吉州工業園區黨工委委員、組織員李玥告訴記者。在她的辦公桌上,一份機關干部“績效檔案”格外醒目,上面清晰地列著本季度重點任務:完成30家企業走訪、推進5個重點項目進展達速、協調解決企業訴求10條。
2024年,吉州工業園區被中央組織部確定為公務員績效管理試點單位。為此,吉州區大膽探索、創新實踐,通過完善指標體系、改進考核方式、強化結果運用等一系列扎實有效的舉措,推動工業園區高質量發展。如今,吉州工業園區發展駛入“快車道”,連續四年獲得全省開發區綜合考核“第一等次”,獲評2024年江西省第二批產業集群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招引伊戈爾電氣、固電電子、大族激光、德基新材料等一批優質企業入駐。
靶向施策,優化考核指標體系
一張詳細的績效指標分解表,張貼在吉州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的展板前。從園區整體發展目標,到各部門、各崗位的具體任務,整張表織成了一張嚴密的責任網絡。
“我們堅持目標導向,圍繞全省開發區綜合考核這一核心目標,差異化設置47項績效考核指標,將重點任務分解到部門和干部,再結合崗位職責,細化個人績效考核清單,促進部門目標和個人績效有機融合。”吉州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劉欣告訴記者。
為進一步構建全周期產業服務生態,吉州工業園區在績效考核指標的設置上特別注重安商導向和創優導向。一方面,聚焦企業幫扶,創新設置“入企聽訴”服務成效、監管成效、營商環境滿意度評價等三大類8個指標,樹牢為企業服務、讓企業滿意的標準;另一方面,聚焦企業重點項目建設,從項目推進、項目管理、項目表彰等三方面設置7個考核指標,主動為企業項目建設提供全流程支持。
基于這一服務理念的創新實踐,吉州工業園區還創新考核指標動態調整機制,允許干部申報新增績效指標,鼓勵干部主動作為、創新創造。“績效管理改革后,我不僅完成了業務工作相關任務,還主動跟蹤服務落地企業,目前已認領5個企業項目。”李玥說。
今年上半年以來,吉州工業園區通過“入企聽訴”機制共收集企業訴求100余條,解決率達95%。“自從園區實施績效管理,工作人員主動上門服務的次數明顯增多。我們提出的需要在企業周邊設置共享電動車停放點,滿足公司員工上下班及就近出行問題,僅一周時間就解決了。”伊戈爾項目負責人肖霆深有感觸。
多維評價,創新考核方式方法
“上個月我們在‘園i企’APP上提出企業需要擴大生產但工人短缺,希望園區幫忙招工,第二天就有專員對接,并聯合吉安職業技術學院開展訪企拓崗。”江西固電電子有限公司企業負責人陳海斌向記者介紹。
在走訪中,記者了解到,吉州工業園區創新建立“三評價一抽查”工作機制,通過績效指標評價、民主測評、服務企業評價和不定期抽查相結合的方式,構建起全方位、立體式考核體系。
“我們特別注重考核的科學性和實效性。”李玥表示,績效指標評價采取“定性+定量”雙維度考核。在政治素質等定性評價基礎上,設置了關鍵指標、個性指標、激勵指標三大類考核標準,既考核項目推進速度等硬指標,也考核項目質量、后續服務等軟指標。
在此基礎上,吉州工業園區不斷創新考核維度,積極推動“單位評+企業評”雙評機制建設。“單位評”中,黨工委評價各股室工作實績重在“考事”,股室評價工作人員考核任務指標完成情況重在“考人”,全方位衡量干部實績。“企業評”中,通過隨機抽取20%~30%規上工業企業、重點產業項目對園區營商環境滿意度進行測評,將干部服務企業事項、流程和幫扶過程納入評議內容,具體服務質效納入年度績效評價并量化評分。
“今年,園區還引入吉州工業園區機關干部績效管理系統,在線上就可以根據干部日常表現、工作實績進行考評,年終通過班子測評、干部互評的形式進行民主測評,進一步提升了績效管理效能,優化了考核指標體系。”劉欣表示,實施新考核辦法以來,企業滿意度提升至98%,項目落地周期縮短20%,真正實現了以評促改、以考促干的效果。
激發動能,強化考核結果運用
“前段時間收到的績效反饋報告,指出我負責的砂石碼頭項目進展滯后,分管領導專門找我分析原因,還提供了其他項目操作案例。”工作人員宋博華翻開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記錄著改進計劃,“現在推動項目合理安排建設工期,規范制度程序,把好工程施工質量關,確保完成四季度預制構件廠房項目試運行的目標任務。”
為幫助干部揚長補短、改進提高,吉州工業園區建立績效考核結果定期通報書面反饋機制,常態化實行“紅黃牌”賦牌管理制度,定期與績效管理對象開展談心談話,通過“通報+談心”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績效評價結果反饋,并把考核結果作為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突出獎優罰劣的鮮明導向。
“去年我們股室考核排名第一等次,年終績效比一般科室平均高16%,大家干事創業的熱情更高了。”園區規劃工程部一級主辦胡廣初告訴記者,園區工資收入實行總額控制,根據全省開發區考核結果和工業稅收貢獻度上下浮動。干部績效工資收入則與工作實績和崗位貢獻相掛鉤,優秀等次人員比不合格等次人員績效工資高50%以上,實現以崗定薪、按績取酬。
“經過近一年的績效管理改革試點,干部們已經從‘要我干’變成‘我要干’,企業則從‘跑斷腿’變成了‘少操心’,園區正煥發新的生機。”劉欣說。(魏斯杰 章 璐 全媒體記者 李 歆)
編輯:何 山
校對:王小明
復審: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