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憑啥搶著攢積分?武寧縣南市村“小積分”藏著大奧秘
來源: 大江網 | 日期: 2025年07月01日 | 制作: 何山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積分不止可以在超市兌換物資,還可以用于文化托管、藝術體育特長輔導以及村里紅白喜事大廳的使用,解決的都是我們的實際需求,大家參與積分制的積極性特別高。”武寧縣新寧鎮南市村村民鄒德英欣喜地向記者說道。
一本薄薄的積分存折,為何能讓村民主動參與基層治理,為何村民如此重視積分?帶著好奇與期待,記者近日走進武寧縣新寧鎮南市村,探尋“小積分”撬動“大治理”的奧秘。
自2024年開始,南市村因地制宜,將居家衛生、愛村愛集體、教育子女、孝善敬老、公益美德等七大類行為進行量化、定期通報,并根據村民需求實施兌換,為越來越多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實惠,探索出了一條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新路徑。
走進南市村黨群服務中心,醒目的積分公示欄上,村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孝善敬老等七大類文明行為的積分明細一目了然。“積分不僅能在村里超市兌換生活用品,還能抵扣文化輔導、藝術培訓課程。”南市村黨支部書記羅曼展示著村民的積分存折,“這些實打實的福利,讓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熱情空前高漲。”
據統計,2024年村民累計兌換文化輔導課程達100余人次,兌換使用紅白喜事大廳舉辦活動30余場。羅曼告訴記者,更多的村民把積分攢起來,留到下一年度繼續使用。
南市村積分制的生命力,不僅在于物質激勵,更在于精準對接民生需求,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南市村廣泛征求村民的意見建議,當村民提出“暑期孩子無處去、家長看護難”時,村“兩委”立即開設少兒暑假托管班,并創新使用積分來抵扣費用;面對村民操辦紅白喜事缺乏場地的困擾,村里翻新辦事大廳,將場地開放,積分同樣可抵扣場地使用……如今,積分兌換場景已拓展至少兒藝術培訓、繳費代辦、燃氣代購等多項便民服務,真正實現“村民點單、積分買單”。
“單純的生活用品兌換難以激發村民長期參與熱情。我們將積分體系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深度融合,通過定期走訪收集群眾需求,動態調整兌換內容,使得村民主動參與環境衛生整治、矛盾調解等治理工作,形成‘人人關心、人人參與’的良性循環。”羅曼向記者介紹道。
武寧縣新寧鎮黨委書記張宇巍表示,南市村的創新實踐為全鎮鄉村治理提供了參考。該鎮正以“網格化 + 積分制”為抓手,將治理觸角延伸至每家每戶。下一步,新寧鎮將積極探索推動積分制與特色產業發展、農旅融合等領域深度結合,讓積分成為連接基層治理與鄉村振興的紐帶,持續擦亮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名片。
從“要我參與”到“我要參與”,南市村用積分存折上小小積分,匯聚起鄉村治理的磅礴力量,生動詮釋了新時代基層治理的創新智慧。這種將群眾需求與治理效能緊密結合的實踐,不僅讓鄉村治理更有溫度,更讓村民在共建共享中收獲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編輯:何 山
校對:王小明
復審:朱 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