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犬奇兵”是這樣煉成的

探秘南昌消防勇奪全省消防搜救犬技術大比武“六連冠”之路

來源:  新法治報·贛法云客戶端     |    日期:  2025年06月19日     |    制作:  賈辛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搜!”隨著訓導員何云長的一聲令下,一道棕色身影如離弦之箭沖向廢墟,搜救犬“賜牛”越過層層殘垣,在廢墟中仔細搜尋著“目標”。這是我省消防救援隊伍搜救犬技術大比武競賽的精彩瞬間。

6月4日,全省消防救援隊伍第六屆搜救犬技術大比武競賽在宜春市舉行,經過兩天的激烈角逐,南昌市消防救援支隊特勤大隊搜救犬站奪得團體第一名的優異成績。

據悉,這是南昌消防在此類競技項目上連續六次榮獲“桂冠”,在榮耀的背后,是訓導員和搜救犬們“人犬合一”的經驗默契,也是他們無數個日夜辛勤付出和努力。

攜犬前進

“人犬合一” 默契十足

6月5日,33℃。

宜春市消防救援支隊訓練基地訓練場上驕陽似火,南昌市消防救援支隊特勤大隊搜救犬站訓導員何云長、王芝偉帶著搜救犬“賜牛”和“未來”走上賽道,準備開始廢墟搜救項目的競技。

據悉,廢墟搜救項目需要訓導員攜犬沿規定路線行進1公里,在不小于2000平方米的模擬廢墟場地作業,在有衣服、被褥、 鞋、食物等干擾物的情況下,準確定位4名“被困人員”的位置。

“這個比賽項目真正模擬地震、坍塌等災害救援,對犬和人的體能、技能、默契度來說,都是考驗。”何云長向記者介紹,一旦發生災害事故,消防車輛、裝備器材沒有辦法前行的情況下,訓導員和犬需要極速徒步至災害現場,這對體能有非常高的要求。

廢墟搜救是一個雙人、雙犬協同作業的競技項目,搜尋作業一開始,何云長和王芝偉帶著各自的犬只在不同的區域開始搜尋。

“搜!”鐵網圍出的廢墟場在烈日下泛著灰白,33℃的高溫把水泥塊曬得發燙。“賜牛”在起點線后繃成滿弓,濕潤的鼻頭在熱浪里顫動,聽到何云長發出“去”的口令,它迅速沖了出去,在坍塌的預制板前開始搜尋。

不到20秒,“賜牛”就成功定位到一名“被困人員”,開始用吠叫向何云長示意。于是,何云長迅速跑至示警位置放置標識物,放置完畢后,攜犬返回指揮區繼續指揮“賜牛”搜索第二名“被困人員”。

或許是賽場氣味復雜、溫度過熱,“賜牛”搜尋完第一名“被困人員”后,就在一塊混凝土板后面陷入了“死循環”,一直圍繞著同一個點位轉圈,沒有示警。

“我當時看到這個情況,心里雖然著急,但我始終相信賜牛的能力。”何云長介紹,“賜牛”今年9歲,是廢墟搜尋項目的一名“老將”,曾多次代表南昌參加全省搜救犬比武競賽。

發現不對勁后,何云長立即向王芝偉示意,讓“賜牛”和“未來”更換搜尋區域。沒一會兒,“賜牛”就在4號場地某根斷裂的承重柱前驟然靜止,吠叫示警成功搜尋到另一名“被困人員”。

最終,在“賜牛”和“未來”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搜尋出4名“被困人員”。南昌消防代表隊以7分28秒的優異成績,成功奪得了廢墟搜尋項目第一的好成績。

搜救犬“未來”在廢墟搜尋被困目標

白天實訓 夜間研討

“‘六連冠’對我們來說,是激勵,也是前行的動力。”南昌市消防救援支隊特勤大隊搜救犬站站長羅青介紹。

據悉,南昌市消防救援支隊是江西最早成立搜救犬站的支隊,隨著時間的推移,站內大多數的搜救犬年齡較大,和其他支隊搜救犬“新鮮血液”相比,它們在賽場上的狀態已不再巔峰。加之,此次比賽只有3個團體項目、一個單人項目,項目操作精準度要求高,對參賽隊伍能力要求也更高。

面對這樣的情況,南昌市消防救援支隊特勤大隊搜救犬站為確保集訓工作高效推進,他們實行“白天實訓、夜間研討”模式,每日操課前明確訓練目標,晚間通過觀看訓練視頻,分析、深化訓練效果。同時,面對犬只年齡偏大、搜索科目體力不足等劣勢,特別是遭遇參訓隊員傷痛等問題,他們仍堅守一線,積極應對挑戰,堅持完成訓練任務。

其間,搜救犬站組織11名隊員前往宜春,開展了8天的場地熟悉訓練。針對氣溫漸漸升高的情況,隊員們科學調整訓練時間,充分利用早晚時段開展室外訓練。

盡管已避免高溫訓練給搜救犬們帶來的影響,但在賽前兩天,還是出現了意外情況。訓導員張孫東介紹:“野外搜救作業,需要我背著‘獵鷹’先跑500米,再在不小于1萬平方米的場地上搜尋。長時間高溫訓練,讓‘獵鷹’出現腸胃炎癥狀,整天都沒有精神。”

這讓張孫東賽前更加緊張,他整天和“獵鷹”待在一塊,帶它看病治療、照顧喂藥。作為一條參加過全國搜救犬比武競賽的功勛犬,“獵鷹”已經有9歲半的高齡,這是它最后一次參加比武競技。張孫東說:“我想讓它光榮退役,在賽場上不留遺憾。”

好在,張孫東和“獵鷹”扛住了壓力,經過治療,在賽前都恢復了狀態。6月5日,張孫東和“獵鷹”走上了退役前“最后的戰場”。

最終,“獵鷹”用時7分34秒,成功找出2名“被困群眾”,以全省第三名的好成績,完成了它“犬生”競技賽場上的最后謝幕。

臨時換犬 針對訓練

參加箱體搜救項目的是1歲半的新犬“總裁”,第一次上“戰場”,“總裁”顯得十分興奮。

“這個年齡的犬,就像四五歲的小孩子,非常活潑。所以,最難的是鍛煉它的穩定性和耐心。”訓導員朱建聞介紹,備賽的時候臨時換犬,讓他帶著“總裁”開始練箱體搜救項目,而他常年馴養的功勛犬“獵鷹”,則跟著隊友張孫東練“野外搜救”項目。

臨時換犬,讓兩人訓練的時候意外不斷。“總裁”在訓練的時候過于興奮、好動,經常出現錯報、假報的情況;“獵鷹”則幾乎不聽張孫東指揮,每次訓練時候就在一旁不動彈,反而對訓練場另一端朱建聞的聲音十分敏感。

張孫東介紹,他備賽的時候每天都和“獵鷹”待在一塊培養感情,給它喂食、洗澡,陪它玩耍,慢慢地“獵鷹”熟悉了張孫東的聲音氣息,見到張孫東就會翹起尾巴,一直黏在他身上蹭來蹭去。

和“獵鷹”不同,比它小半歲的“賜牛”面對訓練,喜歡耍“小聰明”。由于“賜牛”上任訓導員退出消防救援隊伍,所以從3月份備賽開始,便由何云長帶著“賜牛”一起備賽。

9歲的“賜牛”和“獵鷹”一樣,屬于老年犬,雖然經驗豐富,但年齡較大,相當于人類的60多歲。

而在廢墟搜尋之前,要求訓導員攜犬跑1000米,這對37歲的何云長和“賜牛”而言,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有時候剛開始跑完1000米,“賜牛”就累癱在一旁,選擇罷工,不服從指揮,訓練時一直出現錯報、假報的情況,何云長說:“‘賜牛’是故意錯報、假報,只為了能提早收工。”

何云長為了訓練“賜牛”,便隨機設定訓練的時長和方式,讓它“摸不著頭腦”。只要“賜牛”摸不清楚訓練規律,就不敢“耍小聰明”躲懶,這樣也能訓練它面對各種意外突發情況的臨場應變能力。

以老帶新 言傳身教

對于第一次參加全省消防搜救犬比武競賽的王芝偉來說,廢墟搜救是他從來沒有經歷的全新參賽項目。作為一個“新手”,備賽階段,站里就決定讓何云長帶著他一起訓練。

為了增強搭檔之間的默契,在訓練的時候,隊里特意把王芝偉和何云長分到一個寢室。隊員們沒事就會在一起自發分享訓練經驗,結合每只搜救犬的特點和每位隊員的專長,共同制定出針對性強的訓練計劃,總結出許多實用訓練方法,在總結反思中不斷提升訓練水平。

5月22日,南昌消防代表隊在宜春市消防救援支隊訓練基地舉行模擬比賽。由于天氣比較熱,王芝偉帶著“未來”剛上場,“未來”就突然跳出賽場,拒絕服從指令。

“我當時腦子一片空白,就想走出指揮區域,把‘未來’牽回來。”王芝偉事后十分懊惱,因為根據比賽規則,賽中觸碰犬只屬于犯規行為,無論犬只比賽過程表現得多優秀,都只能記0分。

“模擬過程中,出了問題是好事,如果不出問題就不知道哪里會有問題。”何云長安慰王芝偉說道。為了提高王芝偉臨場應變能力,何云長開始給他在宿舍“開小灶”,模擬賽場上大罷工、假報、跳出賽場等各種可能突發情況,讓王芝偉去思考解答,讓他把各種突發情況牢記在心,緩解賽場緊張的情況。

“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最終,南昌消防搜救犬站全體參訓隊員憑借頑強毅力與不懈努力,廢墟搜救科目斬獲單項第一,野外搜救科目獲得單項第三,箱體搜救取得單項第三,最終拿下團體總分第一名的優異成績。(李柴薇 首席記者胡榕

編輯:賈辛

校對:王小明

復審: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