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盾舞龍隊挺進全運會決賽

樟樹市消防救援大隊將舞龍文化融入訓練與管理 增強隊伍凝聚力戰斗力

來源:  新法治報·贛法云客戶端     |    日期:  2025年06月19日     |    制作:  賈辛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6月5日,烈日當空,樟樹市消防救援大隊的訓練場上,十名身著火焰藍作訓服的消防員,肌肉緊繃,汗水浸透衣衫,他們手中的舞龍桿上下翻飛,一條龍隨之騰挪跳躍,每一次精準的甩動與踏步都卷起熱浪。

令人驚喜的是,5月26日,這支由消防員組成的紅盾舞龍隊,在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以下簡稱全運會)群眾展演決賽舞龍項目預賽中力壓傳統強隊,以第一名的“黑馬”姿態昂首挺進決賽,成為全國消防系統唯一站上全運會舞臺的隊伍。

訓練現場

龍魂重燃 淬煉全運會“黑馬”

“這條龍,承載著我們大隊不服輸的勁頭。”樟樹市消防救援大隊政治教導員劉羽望著訓練場上翻騰的金龍,眼神堅定。

紅盾舞龍隊的故事始于2006年。彼時,隊伍在專業指導下成立,并在當年九江舉辦的國際龍獅精英賽上初露鋒芒,摘得桂冠。

然而,隨著核心人員的變動和更替,舞龍隊在2016年左右逐漸沉寂。

轉機出現在2022年。該大隊決心要喚醒沉睡的龍魂,但原教練已然離世,老隊員星散各處,一切都要從零開始。

面對困境,該大隊主動出擊,尋求專業支持,積極聯系高校和專業協會,成功引入華東交大舞龍隊的骨干隊員賴永輝、劉建加入專職消防隊。同時,面向社會廣納人才,從樟樹武術協會發掘在河南塔溝武校苦練四年半的青年黃葉燦——他扎實的武術功底,正是擔當“龍珠”的不二人選。

2022年下半年,這支融合了高校專業人才與民間武術高手的全新隊伍,開始了首次合練。重組僅數月,隊伍便在2022年江西省運動會的舞龍舞獅比賽中初試啼聲,一舉拿下雙冠軍。

2023年,他們蟬聯省賽雙冠,霸主地位穩固;2024年,遠征福建,在競爭激烈的粵港澳龍獅邀請賽中勇奪一等獎,聲名鵲起。然而,真正的巔峰挑戰在今年全運會,這是國內最高水平的綜合性賽事。“之前,我們的水平在省內算頂尖,但放到全國強隊如林的賽場,心里確實沒底。”劉羽坦言。

備戰的最后兩個月,隊員們進入全天候沖刺模式。汗水無數次浸透龍衣,傷痛成為家常便飯。最終,這支消防舞龍隊臨場的穩定發揮,力克上海、江蘇、重慶等傳統強隊,以預賽第一的成績闖入決賽,成為江西在該屆全運會群眾項目預賽中唯一獲得頭名并晉級決賽的隊伍。

“中國龍獅運動協會秘書長稱贊我們是‘黑馬’,是賽場的一抹亮色。”劉羽說。

淬火青春 將動作刻進肌肉記憶

消防員舞龍?外界起初不乏質疑:“不務正業”“花架子”……“舞龍,是我們最‘硬核’的體能訓練!”劉羽的解答直指核心。在紅盾舞龍隊,舞龍被系統性地納入日常訓練體系。

“我和‘龍頭’配合好,整條龍就活了;配合不好,就像行尸走肉。”這種環環相扣、休戚與共的協作模式,與消防救援中強調的團隊作戰、生死相依的精神內核高度契合。“消防本就極度依賴團隊協作和凝聚力,舞龍把這種訓練做到了極致。”樟樹舞龍協會的專家對此高度認同。 

江西省體育局副局長金紫薇在觀摩后盛贊:“你們把職業體能需求和傳統文化傳承、團隊精神鍛造結合得天衣無縫,是行業參與體育事業的優秀典范。”

榮耀的背后,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付出。在那金光熠熠的“龍鱗”之下,掩蓋著無數斑駁的傷痕與深藏心底的遺憾。

“00后”的“龍頭”賴永輝在今年1月一次高強度彩排中嚴重崴傷右腳。作為無可替代的“龍頭”,僅僅休息兩天,他便咬著牙、帶著護踝重新投入訓練。“沒人能替,而且大家磨合出的默契,換個人感覺全變了。”

比身體傷痕更刻骨的,是對家人的虧欠。去年中秋后,早已與妻子約定慶祝女兒生日的隊員喻紫樂因比賽任務被迫取消休假,他只能在賽后帶著愧疚回去彌補這次虧欠。“舞龍隊需要磨合,休假長了影響整體。犧牲小我,成就大我。”喻紫樂說。

為了備戰,許多隊員放棄節假日休息。“中秋節、國慶節那么熱的天,隊里配了風扇,大家就在訓練場上揮汗如雨。”隊員回憶道。高強度的訓練讓不少人“瘦了一大圈”。

新隊員的融入同樣充滿艱辛。甘豪杰等人于今年1月加入舞龍隊,面對復雜的動作和嚴苛的團隊配合要求,曾陷入痛苦的心理煎熬。“一個動作學不會,就覺得拖累了全隊,心理壓力巨大,有時情緒崩潰,甚至會影響隊友。”他們靠著老隊員的耐心傳授、領導教練的支持以及專門安排的心理輔導,在一次次失敗和加練中,硬是將動作刻進肌肉記憶,最終融入了這條奔騰的金龍。

決勝時刻 “首尾螺旋跳”躍出“全國唯一”

站上國內水平最高的綜合性運動舞臺,紅盾舞龍隊憑的是什么?答案藏在日復一日科學嚴苛、充滿消防智慧的訓練細節里。

他們的訓練項目緊密結合賽事要求,主要分為規定套路、障礙舞龍(如過獨木橋)、自選套路、競速舞龍四大類。本次預賽角逐的是規定套路——一套包含20多個動作、需在7分30秒內完成的固定“考卷”。

訓練方法則體現了消防員特有的嚴謹與務實:“分解”與“完整”雙軌并進。隊員們先將長達7分半的套路拆解成無數細微動作,反復打磨每個手勢、每個步點、每個眼神的配合,如同分解消防救援的每一個技術動作。待每個“零件”臻于純熟,再串聯成完整的篇章進行高強度演練。

“首尾螺旋跳”(又稱“首尾跳龍轉位”)是他們攻克的最大難關。這個動作要求整條龍在高速旋轉跳躍中完成首尾位置的瞬間互換,對十名隊員的步幅、角度、發力時機和默契度要求近乎苛刻。“只要有一個人沒踩準點,整個動作就會垮掉。”賴永輝告訴記者,對此,全隊足足死磕了一個多星期。

提升心理素質,他們有一套獨特的“消防解法”——走出去,直面觀眾。隊伍頻繁接受邀請,在江西省消防救援總隊重要賽事和樟樹當地各類重大節慶(如“藥都三節”、端午游園會)進行公益表演。“當我們在眾目睽睽之下完成高難度動作,聽到觀眾熱烈的掌聲,那種心理抗壓能力就練出來了。”黃葉燦說。這有效模擬了全運會時觀眾爆滿、吶喊震天的賽場高壓環境。

科技助力復盤同樣關鍵。訓練場配備了投屏白板。每次訓練結束,隊員們會反復觀看錄制視頻,冷靜剖析每一個動作的瑕疵:“這里手低了五公分”“那里轉身慢了半拍”“間距不夠緊密”……這種近乎冷酷的自我剖析和精準優化,讓他們的配合日臻化境,最終成為今年全國消防系統唯一站上全運會舞臺的隊伍。

雙重使命 火場龍騰踐初心

對于紅盾舞龍隊的隊員們而言,舞龍絕非生活的全部。鈴聲一響,龍具放下,他們便是沖鋒在前的逆行者。舞龍訓練與執勤戰備,是他們需要共同托舉的使命。

隊員們回憶,一天下午正在緊張地進行舞龍訓練時,接到指揮中心指令:有居民被反鎖家中。全體隊員立即放下舞龍裝備,登車出動,迅速解決問題。這種隨時切換的狀態,他們早已習以為常。

6月4日,隊員們經歷了驚心動魄的連續作戰:4點40分接到報警,一存放大量油漆和潤滑油的倉庫燃起沖天大火,伴隨數次爆炸,桶裝物被炸飛。面對流淌火和高輻射熱,隊員們與增援兄弟隊站協同,持續用泡沫和水冷卻控制,鏖戰5個多小時才將火魔降服。歸途未半,警報再響,一處存放酒精的廠房告急!他們再次投入戰斗,直至午后。“這種大火,一年也難得遇上一次。”隊員甘豪杰心有余悸地說。老班長唐濤等人豐富的實戰經驗,在火場中成為年輕隊員堅實的依靠。舞龍錘煉出的絕對信任與默契協作,也在生死救援中無聲流淌。

夜幕降臨,訓練場的燈光將舞動的龍身映照得如同一條流動的金色火焰。“龍頭”賴永輝高舉龍首,目光如炬;“龍珠”黃葉燦閃展騰挪,靈動如星;中心劉建的口令沉穩有力,串聯起每一個奮力的身影。十名消防員,十顆為榮譽與使命而搏動的心。他們足下踏著的,是浸透汗水的訓練場;心中燃著的,是決戰全運會決賽的昂揚斗志。

樟樹市消防救援大隊紅盾舞龍隊用一條飛舞的金龍,詮釋了新時代消防員的風采,證明了千錘百煉的鋼鐵意志與團隊精神,既能降服火魔,亦能馴御金龍;守護人民安全的初心與傳承中華文化的擔當,交織出最絢爛的“火焰藍”之光。(袁夢 首席記者胡榕

編輯:賈辛

校對:王小明

復審: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