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服刑人員送上“法律錦囊”

“送法進高墻”法律服務團走進洪城監獄

來源:  新法治報·贛法云客戶端     |    日期:  2025年06月03日     |    制作:  賈辛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今年是民法典頒布五周年,5月28日,一堂特殊的法治課在江西省洪城監獄開講,“送法進高墻”法律服務團攜民法典走進監區,為100余名服刑人員送上量身定制的“法律錦囊”。

這是江西省監獄管理局、新法治報社、江西求正沃德律師事務所、上海段和段(南昌)律師事務所聯合開展的“送法進高墻”法律服務活動第七站的活動現場,也是846期“公益律師進社區”活動。

為服刑人員答疑解惑(圖/記者方維芳

民法典宣傳進高墻 

“服刑人員的權利受民法典保護嗎?”當天9時30分,江西求正沃德律師事務所律師蘇美勻在省洪城監獄為服刑人員帶來一堂題為“民法典與服刑人員權益保障”的專題講座。

“人身自由受限不等于民事權利消失,雖然大家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但未被依法剝奪的民事權利依然受法律保護。所以,學好民法典既是重塑法治觀念的‘必修課’,更是順利回歸社會的‘指南針’。”蘇美勻結合真實案例,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婚姻家庭、子女撫養權等相關法律規定,以及繼承中的法定繼承、遺囑繼承等法律知識,通過以案釋法,讓服刑人員更加直觀地理解民法典,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法律觀念。

講座過程中,蘇美勻與服刑人員互動交流,針對他們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法律問題進行答疑解惑,讓服刑人員對民法典中的有關婚姻家庭和繼承的法律知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認識到法律不僅約束著人們的行為,更是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重要武器。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通過今天的講座,了解到法律不僅是懲罰的尺子,更是保護權益的盾牌。”聽完講座,服刑人員李某如是說。

“我國法律明確規定,服刑人員的人格尊嚴和合法權利受法律保護。‘送法進高墻’法律服務活動,通過以案說法、互動咨詢等形式,幫助服刑人員認清犯罪危害、理解認罪悔罪的深意,這種‘法理與情理交融’的教育模式,讓高墻內的司法溫度可感可觸。”省洪城監獄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監獄將探索構建常態化法律咨詢平臺,開發法治教育精品課程,推進獄內矛盾多元化解模式,讓法治之光照亮每個角落。

“法律是照亮人心的‘火炬’,更是守護新生的‘燈塔’。”省監獄管理局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送法進高墻”法律服務活動已經開展七期,為服刑人員提供了精準的法律服務。今后將持續開展這一活動,繼續把更多的法律服務延伸到高墻內,讓服刑人員重拾對法律的敬畏與尊重,幫助更多迷途浪子以法治為翼,重歸社會正途,成為遵紀守法、自立自強的合格公民。

量身定制“法律錦囊” 

“我老婆想和我離婚,等我出獄后,孩子還能不能跟著我生活?”“沒有及時歸還車貸,車輛被拍賣抵債后,剩余的貸款還要歸還嗎?”在開展民法典講座的同時,法律咨詢服務同步展開,法律服務團成員分成六組,從專業的角度,耐心細致地解答服刑人員的每一個問題。

前段時間,服刑人員羅某在與父母會見后就憂心忡忡:“父母的房子屋頂出現滲漏,多次要求物業維修,但仍沒有解決問題。我父母因此拒繳物業費,被物業公司告上了法庭。我在這里又幫不上什么忙。今天正好可以咨詢一下律師。”在監區征集咨詢問題時,羅某在“法律服務咨詢表”上詳細寫下了自己的問題。

活動現場,省洪城監獄公職律師沈麗華向羅某詢問了具體情況,并進行了耐心的解答。沈麗華解釋,開發商對房屋外墻或者樓頂的防水質保期是5年,如在質保期內,外墻或樓頂出現漏水,在不存在業主自身或其他業主裝修過程導致上述問題發生的情況下,開發商是責任主體。業主應當就此向開發商主張。物業公司對此不承擔責任,僅負責協助處理。若超過質保期,業主應主動或通過小區業主委員會向物業公司反映情況,并由物業公司或直接由小區業主委員會向公共維修基金管理單位提出使用申請,但無論屬于哪種情況,業主都不能簡單以房屋漏水為由不交物業費。

“建議你父母和物業公司人員進行協商,先把欠繳的物業費交上,讓物業公司幫忙申請維修基金維修屋頂。”在“法律服務咨詢表”上,沈麗華認真寫上回復意見。

“沈律師的解答,幫我理清了房屋漏水和繳納物業費之間的法律關系,我將勸導我父母。”羅某緊皺的眉頭舒展開了。

解“法結”化“心結” 

“萬律師,我有個問題要咨詢。”上海段和段(南昌)律師事務所律師萬敏珊剛坐下,服刑人員金某就迫不及待地遞交上了“法律服務咨詢表”。

入獄前,金某貸款購買了一輛汽車,每個月需還款近5000元。“還了一年多后,我就斷供了。現在汽車已經被法院拍賣抵債,但是仍差3萬多元貸款未還,這筆錢我還要還嗎?”想起貸款買車的事情,金某憂心忡忡,怕影響出獄后的生活。

萬敏珊表示,一般情況下,貸款人與借款人會約定借款人在還清貸款之前,車輛的所有權歸貸款機構所有或貸款機構對車輛享有抵押權。如果借款人長期拖延償還車款,經辦銀行向法院提起訴訟,借款人經法院判決后仍未及時歸還欠款,法院可能會對案涉車輛進行強制執行,并將車輛進行拍賣,拍賣所得用來抵償欠款,仍不足部分還需由借款人償還,不然可能會影響借款人的征信。

“我知道了,刑滿后,我會努力掙錢,把這筆錢還上后,好好生活。”聽完律師的解釋,金某表示。

隔壁咨詢臺,服刑人員劉某正紅著眼眶詢問離婚程序。針對劉某的問題,江西法報律師事務所律師郭俊建議:“你可以向監獄提交書面離婚申請,監獄會審查你們夫妻雙方身份、離婚意愿真實性等,審查結束后會協調婚姻登記機關確定辦理方式(現場辦理或委托代理)。”

“我還有一個月就刑滿,坐牢的經歷會影響我創業嗎?”“申訴會影響減刑嗎?”活動現場,法律服務團成員既是律師也是心理疏導者,針對服刑人員的困惑,在法律框架內提供專業解答的同時,也為他們面對未來提供了心理支持和信心。

據悉,當天,法律服務團共解答各類法律咨詢問題120余個,包含申訴、減刑以及婚姻家庭、債務糾紛、撫養權等。(記者方維芳

編輯:賈辛

校對:王小明

復審: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