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減災宣傳周系列活動來襲
來源: 新法治報·贛法云 | 日期: 2025年05月13日 | 制作: 聶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科普宣傳應急演練現場
舉辦“防災減災主題電影放映”活動、強化業務知識培訓和科普宣傳、深入排查整治隱患、科學組織開展應急演練……5月12日上午,江西召開“5·12”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新聞發布會。本場發布會聚焦“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排查身邊災害隱患”主題,部署一系列活動,動員全社會參與防災減災救災,推動全省防災減災救災事業高質量發展。
放映防災減災主題電影
據了解,為進一步提升全民應急避險能力,今年“5·12”防災減災日和6月“安全生產月”活動期間,由江西省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主辦,省應急管理廳、省電影發行放映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防災減災主題電影放映”活動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將在社區、廣場等人流量較大的公共場所放映11場兼具知識性與觀賞性的應急科普專場電影,以及2000場防災應急科教片和2萬場安全文化主題宣傳短片,通過集中放映安全文化主題電影、發放安全手冊、互動游戲等多種形式,發動群眾更加直觀地學習地震、火災、洪澇等災害的避險技能和自救互救方法,讓防災減災知識深入基層、走進千家萬戶。
此外,在“5·12”防災減災日和防災減災宣傳周期間,我省將強化業務知識培訓和科普宣傳,對災害信息員、社區網格員等基層力量進行培訓,提高災害“早排查”“早預警”“早行動”能力;深入排查整治隱患,針對城市地下空間、病險水庫、江河堤防等重點部位,排查極端天氣條件下是否存在影響安全運行的突出風險,指導鄉鎮(街道)和村(社區)等基層組織,開展地質災害、燃氣、消防、電動自行車充電等與群眾生活關系密切的安全風險排查,采取各種方式鼓勵群眾積極排查身邊的災害隱患;科學組織開展應急演練,進一步細化完善應急預案,組織有效管用的應急演練,磨合應急響應聯動機制,著力提高應急指揮和處置能力,在災害高風險區、災害多發易發區的重點防災單位、中小學校、鄉鎮和村組開展應急避險演練。在重點地區、重點時段精準預置物資裝備和力量隊伍,確保一旦發生險情,快速高效處置。
舉行科普宣傳應急演練
5月12日,南昌市紅谷灘區銅鑼灣T16商場人頭攢動,南昌市“5·12”科普宣傳應急演練暨全省防災減災主題電影放映活動開幕式在此舉行,本報對此次活動進行了直播。本次活動由江西省應急管理廳、江西省地震局、南昌市應急管理局、國家消防救援局江西機動隊伍等多家單位聯合主辦,旨在通過宣傳咨詢、實戰演練、防災減災主題電影放映,增強公眾防災減災意識,檢驗多部門協同應急處置能力,營造“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全社會共同做好災害防范的氛圍。
當日9時,應急演練正式開始。演練模擬南昌市紅谷灘區發生5.5級地震后,引發火災、電梯困人、踩踏事故等連鎖災害。演練中,商場工作人員迅速組織顧客避險,引導大家護頭蹲下,隨后有序疏散至安全區域。消防、公安、醫療等多支救援隊伍緊密配合,展現了高效的應急處置能力。
此次演練投入裝備200余件(套),不僅檢驗了應急預案的可行性、科學性、時效性,還檢驗了相關部門的快速響應、協同配合、聯動處置效率。
活動現場設置了防災減災裝備展和科普宣傳展,38家防災減災救災相關單位參與,通過知識問答、災害救援機器狗展示、救援直升機試飛等形式開展科普宣傳,吸引眾多市民駐足觀看、體驗。
此外,活動現場還舉辦了全省防災減災主題電影放映活動啟動儀式。5月12日晚,江西首場防災減災公益電影《地震預警護萬家》、故事片《峰爆》在銅鑼灣廣場放映。
◎相關新聞
我省積極應對洪澇災害
提前落實搶險
救援力量2.8萬余人
新法治報·贛法云訊 (首席記者胡榕)5月12日,記者從江西省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獲悉,今年1月~4月,我省遭受了7次災害過程,其中洪澇災害1次、風雹災害5次、干旱災害1次,與前5年同期均值相比,災害頻次、受災人口、農作物絕收面積、直接經濟損失分別下降了12.5%、74.7%、72.8%、71.9%,災害損失較常年同期明顯偏輕。
為應對今年洪澇災害,我省著力構建“全災種、大應急”工作格局,通過印發防汛抗旱工作要點、年度工作方案等方式,明確重點工作任務、省領導包片分工方案等事項,分解任務、細化措施。據統計,全省共落實行政責任人、山洪災害五級聯防責任人、地質災害等各類責任人12萬余名,形成全省上下齊抓共管、高效協同的防汛工作體系。
前4月,我省梳理水利、交通運輸、鐵路等行業跨汛期在建涉水工程項目278個,逐個督促落實安全度汛方案。水利、住建、交通等行業主管部門全面自查、核查隱患3457處,其中重點風險隱患209處,均建立檢查臺賬,動態整改銷號。全省482處水毀水利工程4月底前全面完成修復。同時,我省立足實戰,提前落實各類應急搶險救援力量2.8萬余人、防汛專家1096名。
(文/胡榕 圖/吳思遠)
編輯:范蕾萌
校對:王小明
復審:吳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