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氤氳處 “藏藍”護平安
上饒公安推行“茶鄉警務”模式助力鄉村振興
來源: 新法治報·贛法云客戶端 | 日期: 2025年04月28日 | 制作: 何山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上饒白眉、婺源綠茶、鉛山河紅……在上饒茶產業蓬勃發展的背后,一個個“藏藍”身影穿梭于茶壟間。上饒市公安局強化派出所主防理念,以科技賦能、服務前移、多元共治為抓手,將警務工作與茶產業發展深度融合,為鄉村振興注入平安動能。
據了解,上饒市廣信區尊橋鄉茶產業年產值突破1.2億元,帶動1200余戶茶農增收。近日,記者來到尊橋鄉,實地了解“茶鄉警務”模式運行情況。

“一企一檔”
“炒茶設備線路老化要及時更換,安全生產容不得馬虎。”在尊橋鄉恩山村雨龍茶廠,車間機械轟鳴,采茶工指尖翻飛,上饒市廣信區公安局尊橋派出所所長劉小明與企業負責人逐項核對安全隱患排查清單。
針對轄區6家茶企、作坊,尊橋派出所建立“一企一檔”機制,通過定時走訪掌握生產動態,圍繞設備安全、用工規范等制定個性化服務方案。
“無人機巡航完畢,未發現異常。”4月24日,民警施嘉慶和輔警沈萍正通過警用無人機實時對茶園情況開展立體巡查。針對茶園面積廣、夜間值守難的特點,尊橋派出所整合茶園周邊公共視頻,劃定電子圍欄,并運用無人機實時喊話功能勸阻擅自進入核心產區的游客。
“茶桌調解”
“大家先喝杯新茶,再慢慢說。”4月17日,尊橋鄉兩名茶農因地界模糊發生爭執,民警邀請鄉賢、律師組成調解團,在裊裊茶香中促成雙方握手言和。尊橋派出所進一步鞏固提升“三大專項行動”成果,創新“茶桌調解”機制,將“坐下來喝杯茶”的鄉土智慧融入矛盾化解。
“民警總能想在我們前面,提前為采茶季做好準備。”茶農夏某說。采茶季,尊橋派出所每日投入專項警力,采取“遠端分流、近端疏導”的策略,嚴查農用車違法載人、超員超載等行為,同時為運茶車輛開辟“綠色通道”。
針對茶山道路狹窄、會車困難等“痛點”,民警繪制“采茶地圖”,標注易堵點和繞行路線,通過村務群實時推送路況。“往年堵車經常耽誤茶葉加工,現在我們直接把服務送到山腳下。”劉小明告訴記者。

多元服務
隨著“白眉茶谷”“航線咖啡”等網紅打卡地崛起,尊橋派出所將服務觸角延伸至文旅領域。今年以來,茶旅景區接待游客5000余人次,實現治安、安全事故“零發生”。
“3月中旬到5月初是采茶高峰期,茶農都是當地村民。”在上饒市雨龍茶葉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負責人吳在米向記者介紹,高峰期茶農人均月工資達6000元。據統計,尊橋鄉5000畝茶園每年帶動村民戶均增收2.3萬元,1000余名留守婦女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劉小明表示,從傳統巡邏到智慧警務,從單一管理到多元服務,上饒公安的“茶鄉警務”不僅守護了茶農的“錢袋子”,還優化了當地的營商環境。在這片土地上,“警察藍”與“茶園綠”交相輝映,共同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文/圖 新法治報·贛法云 姚芬 傅斯瑤 記者程呈)
編輯:何 山
校對:王小明
復審:全來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