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意義的事,幫有需要的人”

余干縣第三方人民調解委員會駐縣檢察院調解室主任黃慧琴傾情解紛暖人心

來源:  新法治報·贛法云客戶端     |    日期:  2025年04月23日     |    制作:  何山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我要做有意義的事,幫助有需要的人。”4月2日,在余干縣人民檢察院第三方調解委員會工作室,54歲的人民調解員黃慧琴目光堅定地說。眼前的她,身材高挑,聲音洪亮,笑容親切溫暖,一談起調解工作便打開了話匣子。

  從陪審員到調解員

  1989年,黃慧琴從余干縣中等職業學校財會專業畢業。在成為調解員之前,她曾嘗試過多種小生意,積累了豐富的人際交往經驗。婚后,她將重心轉向家庭。熱心腸的特質,讓她在街道里廣為人知。

  “要為家鄉群眾做些實實在在的事,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這個念頭如同一顆種子在她心中生根發芽。

  2020年4月,黃慧琴加入了余干縣第三方調解委員會。她深知,調解工作不能只憑一腔熱情,需不斷提升專業能力。為此,她系統學習人民調解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規,一有空就和身為法庭庭長的丈夫探討調解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2020年9月,余干縣人民法院公開招聘人民陪審員,黃慧琴毫不猶豫地報了名,最終如愿以償。在4年的陪審工作中,她參與了上百起案件的審理。豐富的庭審實踐不僅讓黃慧琴熟練掌握了法律術語和事實認定方法,還培養了她將抽象法條轉化為具體解決方案的能力。

  據了解,2020年年底,黃慧琴被派駐到余干縣人民檢察院,主要負責刑事案件的調解工作。

  高效調解促和諧

  “法理人情并重 調解高效公正”“金牌調解化糾紛 為民解憂促和諧”……黃慧琴的辦公室掛滿了錦旗。4年間,她成功調解300余起矛盾糾紛,受到廣泛好評。

  2022年4月,黃慧琴接手了一起未成年人打架斗毆的案件。她仔細查閱案卷得知,這起發生在某電競酒店的沖突涉及4名未成年人,導致左某某頭部、胸部、大腿、小腿等多處受傷,累計產生醫療費用4萬余元。

  為全面了解案件情況,黃慧琴首先約見了左某某的母親。在交談中,她認真記錄左某某的傷情以及家屬的訴求。在走訪3名涉事未成年人的家庭后,黃慧琴發現部分監護人法律意識淡薄,認為“小孩子打架而已,不用負什么責任”。為此,她多次上門解釋:“年滿12周歲的孩子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造成他人損害必須依法賠償,積極賠償能獲得從輕處理的機會。”經過多次溝通,雙方當事人終于達成和解協議。

  “調解工作不僅僅是化解糾紛,更是化解心結。”黃慧琴說,“每當看到當事人握手言和,或者受害者得到應有的賠償,我就覺得我的工作特別有意義。”

  黃慧琴的專業能力和敬業精神得到了廣泛認可。2021年,她被評為余干縣人民法院“優秀人民陪審員”,2022年獲得上饒市人民檢察院“優秀人民調解員”稱號,2024年被評為“上饒市第三批二級人民調解員”。

  傾力幫扶困難兒童

  除了余干縣第三方人民調解委員會駐縣檢察院調解室主任的身份外,黃慧琴還有另一個身份——志愿者。2009年因病住院期間,她第一次真切感受到生命的脆弱,決定要盡己所能幫助他人。

  2016年,黃慧琴加入了余干縣綠舟應急救援隊,2018年受邀成為余干縣愛心志愿者協會的一員。她將“安校護苗、幫助困難兒童”作為自己的使命,用實際行動詮釋“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

  2020年初春,黃慧琴跟隨余干縣愛心志愿者協會的志愿者走訪困難學生程某勇。程某勇家住余干縣大溪鄉西溪村,母親早逝,父親患有精神疾病,生活困難。當其他志愿者都在關注程某勇時,黃慧琴發現了站在角落里沉默不語的程某勇的哥哥程某福,他身上的校服袖口已經磨出了毛邊。

  該協會規定,只能幫扶一戶家庭的一個孩子。可看著程某福渴望被關注的眼神,黃慧琴內心久久無法平靜。

  “我實在放不下這個孩子。”黃慧琴說。為此,她四處尋找其他幫扶渠道。經過不懈努力,終于促成上饒市教育基金會理事長時銀鋼伸出援手。此外,她還主動聯系當地村干部,幫助他們家申請了一份保障。

  這幾年,黃慧琴不僅定期到學校探望程某福,還時常給他添置新衣服。在她的關愛下,程某福逐漸變得開朗起來,學習成績也十分優異。“今年他要參加高考,我得更加關注他,確保他的營養和精神狀態不落下。”黃慧琴一邊說,一邊打包前兩天做的兩罐牛肉干,準備給程某福送去。

  為幫助更多的困難兒童,黃慧琴積極奔走于愛心企業和個人之間,努力籌集善款。黃慧琴在余干縣愛心公益協會擔任會計期間,每月捐款2000元,用于資助有需要的孩子。

  “黃慧琴對孩子們非常上心,不僅記掛著每個孩子的冷暖,還用心關注他們的學業和心理健康情況。”余干縣愛心志愿者協會會長張文浩說。

  “優秀救援標兵”“愛心大使”“杰出奉獻者”……這些稱號見證著黃慧琴的付出,但在她心中,手機相冊里孩子們的笑臉才是她最珍視的“獎章”。

  夜幕降臨,黃慧琴提著那個裝著牛肉干的袋子向程某福所在的學校走去,身影漸漸融進夜色…… (文/新法治報·贛法云張夢慧 記者陳佳)

  編輯:何 山

  校對:王小明

  復審: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