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心壓力”變為“心動力”
廣昌縣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 著力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來源: 新法治報·贛法云客戶端 | 日期: 2025年04月17日 | 制作: 何山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多虧了心理熱線,幫我度過了那些痛苦的日子。”近日,廣昌縣居民唐某提起966525心理服務熱線,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近年來,廣昌縣把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作為提升社會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充分發揮“心治理”柔性優勢,用心理健康服務推進社會治理,破解矛盾糾紛堵點、難點,讓“心壓力”變為“心動力”。

關愛“一老一小”
4月9日,在廣昌縣社會心理服務協會咨詢室,該協會會長曾麗嫄展示了一本特殊的案例集,其中琴子(化名)的故事尤為典型。
琴子曾因孩子厭學問題焦慮到失眠,其與丈夫的關系也受到影響。接受三次心理干預后,琴子不僅學會了情緒管理,還讓孩子逐步養成學習的習慣。
“我在上心理課、練瑜伽,睡眠質量得到了改善,親子關系也越來越好,謝謝您。”曾麗嫄的手機里一直留存著琴子發來的信息。
近年來,廣昌縣社會心理服務協會積極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社會心理服務活動,并加強與法院、檢察院、教育、民政等部門的溝通與協作,深入開展關愛“一老一小”系列活動,精準幫扶全縣孤寡、留守老人和兒童等群體。
在幫扶過程中,該協會根據服務對象的實際需求,制定個性化的幫扶方案,定期開展關懷活動。針對老人,該協會舉辦健康講座、心理疏導等活動,幫助他們提升心理素質,增強幸福感。對于兒童,該協會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課業輔導服務,助力他們健康成長。
此外,該協會還積極拓展服務范圍,深入社區、學校、企業等單位,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供心理輔導服務,全面增強公眾心理健康意識。
精準處理群眾訴求
2023年3月,廣昌縣成立社區“解開心結”心理關愛室,打造全方位、全人群、全周期、全覆蓋的社區心理服務體系。
據了解,線上,心理關愛室依托網格、樓棟、單元“三級”微信群和“蓮鄉一網通”小程序,提供心理咨詢等服務。線下,心理關愛室組織“三長”(網格長、樓棟長、單元長)和社區志愿者開展“敲門行動”,采取“群眾點單、網格派單、‘三長’接單、群眾評單”的方式,精準處理群眾訴求。同時,組建愛心志愿服務隊、心理服務志愿隊和文藝表演隊,讓轄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質的心理健康服務。(吳小平 吳子懿 記者陳佳)
編輯:何 山
校對:王小明
復審:吳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