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英雄之火 鑄善舉根基

贛州市不斷開創見義勇為工作新局面

來源:  新法治報     |    日期:  2025年04月09日     |    制作:  何山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贛南大地,正氣升騰。從寒江救人的基層干部,到火場逆行的公安輔警;從社區矯正人員的轉身一躍,到4名群眾與民警的生死接力……一幕幕凡人壯舉正繪就新時代紅色熱土的道德圖景。近年來,贛州市積極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政法協調、部門聯動、社會參與”工作格局,推動見義勇為與平安贛州建設各項工作同部署、同推動、同落實,讓“德者有得、勇者有榮”的社會氛圍日益濃厚,2024年全市涌現見義勇為先進典型48人。

  淬火成鋼

  他們以平凡之軀行英雄之舉

  2024年2月25日,安遠縣天心鎮干部賴宇亮、曾金旺、唐瑞在圩鎮進行消防安全排查時聽到河岸傳來嘈雜聲,他們3人跑到河岸,發現河里有個女孩在掙扎,3人不顧天氣嚴寒果斷下河救人,攜手將女孩拉回岸邊。

  2024年3月26日,會昌縣月亮灣濱江新城小區附近的一家飯店著火,在附近早餐店吃早餐的會昌縣公安局輔警鄧云毫不猶豫地借了1罐滅火器,拔腿沖向著火店鋪,五進五出火場,最后他成功將火撲滅。

  2024年6月28日,全南縣壽梅路一民房著火,正在散步的社區矯正對象繆石明恰巧途經此處,在不知是否有人員被困的情況下,勇闖火海從5樓背負一名八旬老人逃生,煙熏火燎間完成自我救贖。

  2024年7月15日,贛州市贛縣區湖江鎮一輛轎車滑入贛江,車內兩名男孩被困。贛州市贛縣區公安局湖江派出所民警趕到現場,利用救生圈和救援繩索固定被困兒童,救援人員與楊功星、伍小平、陳思亮、陳大飛等4名群眾在岸上合力拉拽,從激流中救回兩名男孩。

  總有一種抉擇,發生在危難之際;總有一些人和事,讓我們熱淚盈眶;總有一種力量,激勵我們前行。

  近年來,贛州市見義勇為良好風尚得到推崇,社會正能量更加充盈,凡人善舉層出不窮,一大批感人事跡被廣為傳頌。見義勇為者,常以平凡之軀行英雄之舉。在我們身邊,總能閃現一些令人動容的平凡身影。他們可能是公交司機、外賣騎手,可能是消防人員、退役軍人……他們來自不同職業,奮斗在不同行業。關鍵時刻,他們總會奮不顧身,挺身而出,舍己救人;危急關頭,他們總是堅守正義,臨危不懼,化險為夷。2024年,贛州市表彰獎勵見義勇為先進個人48人,其中市級表彰6人,縣級表彰42人。

  制度護航

  他們讓見義勇為英雄勇毅前行

  2025年1月16日,贛州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賴正文到信豐縣分別走訪慰問了“江西省見義勇為分子”鄒潔、“全國見義勇為先進模范”曾慶香遺屬楊素蘭,詳細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和家庭生活情況,并送上慰問金和慰問品。他表示,要全力當好見義勇為的堅實后盾,全面落實見義勇為優撫政策措施,讓贛州好人好事層出不窮、善行義舉不斷涌現。

  贛州市廣泛開展見義勇為宣傳,加大表彰獎勵力度,推動形成崇尚見義勇為、支持見義勇為、敢于見義勇為的良好風尚。

  2024年12月26日,贛州市見義勇為基金理事會秘書長一行到大余縣余東街社區走訪慰問“大余縣見義勇為先進個人”方世靈,詳細了解其身體、工作和家庭情況,并高度贊揚其見義勇為舉動,送上慰問金。

  善舉背后是強大的制度保障。2022年,贛州市出臺《贛州市見義勇為人員獎勵和保障實施辦法》建立村(社區)—縣(市、區)—市三級發現機制,確保善行“不漏報”。同時,該市明確全市見義勇為事跡市級表彰獎金不低于2萬元,致殘者不低于5萬元,犧牲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者不低于10萬元,并構建見義勇為人員醫療綠色通道、法律援助、就業安置、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等多方保障。這一項項舉措,為見義勇為人員解決后顧之憂,使他們流血流汗不流淚。

  新法治報全媒體記者從贛州市見義勇為基金會了解到,贛州市今年還將繼續做好生活困難見義勇為人員醫療救助、見義勇為致殘人員撫恤待遇評定、節日慰問等服務保障工作,及時解決基層見義勇為工作中遇到的難點問題,不斷在保障見義勇為人員權益上下功夫,完善權益保障、撫恤救助政策,旗幟鮮明地為見義勇為人員鼓氣撐腰。(連永成 全媒體記者陳佳)

  編輯:何 山

  校對:王小明

  復審: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