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色”分級幫護讓“花朵”向陽而生
南豐縣人民檢察院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來源: 新法治報 | 日期: 2025年02月18日 | 制作: 聶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在社區(qū)“劉瑩姐姐工作站”了解情況(圖/姚衛(wèi)東)
1月17日,南豐縣“劉瑩姐姐工作室”成員來到該縣東坪鄉(xiāng),開展未成年人保護法治宣講,這是南豐縣人民檢察院開展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一個縮影。
該院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始終依法履行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職責,取得了良好成效,2024年5月該院開展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劉瑩姐姐工作室”獲評第八屆撫州青年五四獎章集體。
2024年,南豐縣人民檢察院組織召開了未成年人保護座談會及工作推進會等聯(lián)席會議,持續(xù)加強與公安、法院、教體、婦聯(lián)等職能部門及社會組織的協(xié)作配合。
該院“劉瑩姐姐工作室”與南豐縣心理咨詢師協(xié)會簽訂《風險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幫護服務協(xié)議》,引入心理專業(yè)力量,通過社會調查、心理疏導等方式對未成年人進行有效幫護,進一步推動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專業(yè)化和社會化。
同時,協(xié)同公安、教體、民政、婦聯(lián)等成員單位,走訪全縣留守、困境兒童家庭,對留守、困境兒童的監(jiān)護、生活、就學等進行全方位關愛幫護,確保其健康成長。
目前,南豐縣每所學校都建立了“劉瑩姐姐工作站”,3個社區(qū)建立了“劉瑩姐姐工作站”,共有72名校園“劉瑩姐姐”、206名婦聯(lián)“劉瑩姐姐”、14名“童伴媽媽”,共同參與法治宣傳教育、家庭教育指導、心理干預、親子教育、幫護考察等社會服務。
南豐縣人民檢察院在辦理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時,一方面堅持寬嚴相濟的刑事司法政策,另一方面,嚴厲打擊惡性犯罪,堅持未成年人案件集中統(tǒng)一辦理理念,由專門的未檢團隊辦理侵害未成年人案件。
嚴格落實未成年人特殊保護制度。為最大限度挽救涉罪未成年人,該院始終堅持“教育、感化、挽救”和“教育為主、懲罰為輔”方針,在辦理涉未成年人案件時,嚴格落實未成年人特殊保護制度。對涉罪未成年人依法落實法律援助、親情會見、犯罪記錄封存等特殊制度,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該院聯(lián)合職能部門,對全縣風險未成年人開展新一輪風險排查工作,按照風險分值高低,分為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四個類別。各職能部門、學校、鄉(xiāng)鎮(zhèn)(街道)、社會組織選取干部,組成幫護小組,建立“多對一”分級幫護體系,引導保護對象回歸正常的學習生活。
針對紅色、橙色等級保護對象,由公檢法司干警、家長、教師、鄉(xiāng)村(社區(qū))干部、心理咨詢師組成幫護團隊,常態(tài)化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法治教育等活動,每月上門走訪或電話聯(lián)系,掌握個人思想動態(tài),鼓勵他們重返校園或學藝謀生。
對于幫護成效緩慢且屢教不改的未成年人,將其送至專門學校進行矯治教育,并向涉罪未成年人家長發(fā)出督促監(jiān)護令。
針對黃色等級保護對象,通過結對幫護,定期開展走訪活動,掌握保護對象平時表現(xiàn)、交友、監(jiān)護等情況。
針對藍色等級保護對象,構建職能部門加社會組織的共建模式,開展“家庭團輔”、走訪慰問等活動,讓孩子感受到濃濃的關懷和愛意。
此外,該院結合司法辦案情況,運用微電影、情景劇等形式,將反詐、防性侵、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熱點問題及相關法律知識通過法治副校長融入法治校園建設,不斷增強未成年人法律意識。
(謝奇欣 全媒體記者江國穩(wěn))
編輯:聶琪
校對:王小明
復審:廖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