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支專業隊伍為“心”賦能
鷹潭市加強社會心理服務一體化建設
來源: 新法治報 | 日期: 2025年02月12日 | 制作: 聶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近年來,鷹潭市以加強基層綜治中心陣地建設為抓手,創新提出在全市綜治中心建立以科普、預防和干預為一體的社會心理服務工作體系,讓心理健康服務逐步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工作中,為基層社會治理注入“心”能量。
提供心理干預服務
“小虎(化名)開始理解父母,也逐漸學會表達自己。”2月7日,說起小虎的轉變,鷹潭市綜治中心心理咨詢師欣慰地說。
小虎是一名初二學生,患有重度抑郁癥,醫生建議在家監護并配合心理咨詢。初次咨詢時,小虎抵觸情緒明顯,經咨詢師耐心引導,他逐漸打開心扉,傾訴了成長中的壓力和困擾。經過近兩個小時的開導,小虎同意接受幫助,并希望父母也參與引導。經多次引導,小虎的家庭關系得到改善,其生活態度也有了轉變。
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是創新社會治理的重要舉措。為提高心理健康疏導、危機干預水平,全市各村(社區)綜治中心制作心理宣傳專欄,并積極推廣心理服務熱線;村(社區)每年至少1次邀請心理專家舉辦心理健康知識專題講座;社區綜治中心每月至少為社區居民提供1次心理輔導服務,村綜治中心每季度至少為村民提供1次心理輔導服務。
此外,各級綜治中心邀請心理專家為司法、信訪、共青團及婦聯等排查出的重點人群,提供心理干預服務,幫助化解各類矛盾糾紛。
推廣心理健康知識
“我再也不會為此事擔憂了,也明白了人格獨立的重要性。”近日,鷹潭市綜治中心社會心理服務熱線接到高中教師李某來電。李某稱,得知曾教過的學生在大學出現情感問題后,他替該同學感到焦慮。
咨詢師先肯定了李某對學生的關心,接著講解出現情感問題并非意味著心理不健康,又引導李某意識到,他對已成年的昔日學生過度關注、擔憂,是自身人格不夠獨立、缺乏心理邊界的體現。最終,通過咨詢師耐心溝通,李某如釋重負。
據悉,鷹潭市平安辦以“鷹潭政法”微信公眾號為依托,開辟“心理服務千萬家”專欄,要求每月更新一期心理健康科普知識或心理服務信息,并將科普鏈接推送到社區群或網格群。同時,組織4支專業心理隊伍(“特聘心理專家”“心理專家庫”“心理危機干預隊伍”“心理志愿者隊伍”)投身省社會心理服務熱線及省青少年服務熱線的志愿者接線服務。此外,鷹潭市要求區(市)綜治中心開辟社會心理服務專區,設立心理咨詢室、情緒宣泄室、音樂放松室、團體活動室等功能室,有效預防和減少社會風險,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增強。
(胡中開 熊彩虹 吳子懿 全媒體記者徐明)
編輯:聶琪
校對:王小明
復審: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