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改造完了 燃氣管道“懸著”

南昌縣燃氣有限公司:事先沒收到參與小區改造的通知
向塘鎮人民政府:改造階段是業主單位和燃氣公司交涉

來源:  新法治報     |    日期:  2024年10月30日     |    制作:  何山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由于小區至今未通燃氣,南昌縣向塘鎮農貿市場小區居民仍然是“扛罐上樓”。可明明住宅樓的外墻已經裝好了燃氣明管,小區通氣卻卡在了鋪設地下暗管這一環節。

  吊詭的是,該小區前不久才結束了老舊小區改造。

  記者介入調查發現,燃氣地下管道鋪設在本次改造的規劃設計中,成為被落下的一環,當小區路面改造一新等待驗收時,該不該再次破路埋管,成為涉事幾方糾結的問題。

  如今,要想通燃氣,鋪設一新的道路難以避免再次被開挖,造成資源浪費的同時,將影響居民的生活。對此,有關專家建議,必須堅持系統思維,加強政府與各相關單位之間的協調溝通,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

南昌縣向塘鎮農貿市場小區改造完成后懸著的燃氣管道(見圖示)

  反映:交費一年多沒用上管道燃氣

  “交費已經一年多,到現在還沒用上管道燃氣。”10月22日,回想起對管道燃氣漫長的等待,萬女士心里有些不平。

  走在小區新鋪設完成的瀝青路面上,萬女士指著粉刷一新的樓棟外墻,提醒記者注意外墻上安裝的燃氣管道。

  記者發現,雖然燃氣明管已經安裝完畢,但每棟住宅樓一樓接地的總管都懸在半空,未能連通地下管網。

  據了解,萬女士所住的農貿市場小區共有住戶300余戶,在向塘鎮人民政府的推動下,從2023年開始進行老舊小區改造,目前一期(地面)改造和二期(墻面)改造已經結束,正等待驗收。

  2023年3月,得知小區要通管道燃氣的消息后,農貿市場小區有近百戶居民向南昌縣燃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燃氣公司”)交納了燃氣管道安裝費,燃氣公司承諾至多半年就能通氣。

  看著變化越來越大的小區,居民都期待著不久的將來,環境的改善能更進一步,告別“扛罐上樓”,用上便捷、安全的管道燃氣。

  然而,有居民發現,燃氣公司在2023年5月就已經安裝好了燃氣明管,但直到2023年9月,承諾的半年期限已過,居民們依然未能用上管道燃氣。

  “問題就在于地下(燃氣)暗管遲遲不能開工。”萬女士告訴記者,小區居民多次詢問燃氣公司通氣進程,得到的回復是,需等待路面驗收后才能鋪管。

  更令他們始料未及的是,最終等來的卻是2023年11月底燃氣公司發布的退費通知。

  “不知道為什么燃氣公司最后選擇退錢,不通氣了。”萬女士說,現在小區還有不少居民都保留著當初的交費憑據,沒有選擇退費,眼看著周邊的小區陸續用上管道燃氣,大家都希望燃氣公司能考慮居民的現實需求。

  燃氣公司:收完費才知道改造已結束

  在農貿市場小區走訪的過程中,記者在每棟樓的樓道口都看到了萬女士所提到的退費通知。其中提到,由于小區路面翻新已形成、未交付,導致燃氣公司無法開挖鋪設地下燃氣管道,故而退費。

  該通知引起了居民的討論,有人質疑燃氣公司鋪管為什么不與小區改造同步進行,而非要拖到路面翻新完成再進行。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電力、供水、供氣等專業經營單位的相關管線改造計劃,應主動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規劃有效對接,同步推進實施。

  那么,為何燃氣公司沒能提前介入此次老舊小區路面改造,從而導致燃氣管道遲遲未鋪設呢?

  為進一步了解情況,記者來到燃氣公司采訪。

  “我們事先沒有收到參與向塘鎮農貿市場小區改造的通知,收完費我們準備施工時才知道其路面改造已經結束。”燃氣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一般情況下,老舊小區改造的屬地政府會提前來函通知。

  該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管道燃氣在向塘鎮屬于“新興事物”,目前該鎮管道燃氣的市場推廣主要由燃氣公司獨自進行,鎮政府在老舊小區改造時可能只考慮了水和電,遺忘了管道燃氣的規劃。

  但當記者問及公司是否主動對接向塘鎮老舊小區改造規劃時,該負責人沒有給出明確答復。

  “我們是2023年5月施工時才知道農貿市場小區在進行改造。”本次鋪管工程項目負責人史先生告訴記者,經過與施工方溝通,仍無法確定鋪設地下管道的時間,燃氣公司遂發布了退費通知。

老舊小區改造完成 通燃氣卻成了難題

  改造施工方:未獲得燃氣規劃信息

  根據《南昌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實施方案》中明確的改造標準,老舊小區改造要完善老舊小區與居民生活直接關系的水、電、氣、路等市政基礎設施以及房屋整修,滿足群眾生活基本需求。

  記者從燃氣公司提供的退費數據看到,2023年3月共有81戶居民交納了燃氣安裝費,但截至目前,僅有15戶辦理了退費,大部分居民盼著事情能有轉機。

  那么,向塘鎮人民政府在此次的老舊小區改造規劃中有沒有提前了解居民的通氣需求呢?

  據向塘鎮人民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向塘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由政府規劃,項目業主單位是南昌向塘鐵路口岸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向塘開發公司”),改造階段一直都是業主單位和燃氣公司交涉,政府只是在其中做協調工作。

  此外,向塘鎮行政綜合執法局副局長羅賢文表示,燃氣公司在向塘鎮鋪設管道具有極強的隨機性,且沒有完整的鋪設規劃,屬地政府履行不了通知義務。

  據燃氣公司市場部相關負責人翁先生介紹,燃氣公司鋪設燃氣管道正常流程主要分三個階段,調研、收費、施工。前期由市場部調研,了解居民有通氣意愿后便進行收費,收費完成后進行管道設計,最后由鋪管工程項目負責人向政府提出鋪設請求。“如果知道農貿市場小區要改造,肯定會優先配合政府的規劃,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施工。”

  向塘開發公司項目負責人羅先生則告訴記者,項目施工前,未從屬地政府獲取燃氣管道鋪設的規劃信息。“老舊小區改造主要由屬地政府進行各單位之間的統籌,同時會和各社區黨支部書記一起討論,最終形成完整的項目規劃。一般情況下,水、電、氣改造會和老舊小區改造同步進行。”

  對于燃氣公司想破路埋管的想法,羅先生表示,路面剛翻新結束,還沒驗收,如果現在開挖,搞不好會影響項目驗收結果。“道路驗收后要交付給向塘鎮人民政府。”

  記者了解到,燃氣公司在發現農貿市場小區道路翻新后,曾就鋪設地下暗管征詢向塘開發公司和向塘鎮人民政府的意見,都未得到能否進行鋪設的明確答復。

  最新消息:擬項目驗收后再行鋪管

  明明可以同步進行的工程,為何卻面臨重復施工?

  據了解,這一現象不僅在老舊小區改造中常見,很多市政工程建設也存在“道路反復開挖”的現象,導致形成一條條丑陋的“馬路拉鏈”。

  其實早在2022年,九三學社南昌市委會針對這一社會現象,就在當年的南昌市兩會上提交了《關于治理“馬路拉鏈”現象的建議》的提案。南昌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在提案回復中,就提出要加強地下管網建設統籌,減少老舊燃氣管道改造、地鐵建設等原因導致的市政道路被反復開挖現象。

  對此,華東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袁亞龍博士認為,政府部門要加強與相關單位的溝通,形成一張有效的“管理網”,在民生項目啟動前通過召開聽證會、座談會等方式了解居民以及各職能單位訴求,以便更好地整合不同單位的資源和計劃,為項目優化提供有力支撐。

  “更好的方式是構建地下綜合管廊。”袁亞龍表示,地下綜合管廊是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設電力、給水、排水、燃氣等市政管線的公共隧道,建設地下綜合管廊能有效減少“先修后挖”的現象,能促進地下空間資源合理利用和有序開發。“有些地方雖然實施條件不成熟,但只要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拉鏈路’的現象會有效改善。”

  截至發稿前,記者從燃氣公司了解到,經過反復協商,目前仍需要等項目驗收后再進行鋪管,預計農貿市場小區居民最快明年能用上管道燃氣。但令人遺憾的是,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那條嶄新的瀝青路,恐難逃“開膛破肚”的宿命。(文/圖 實習生熊風雨 全媒體記者吳強)

  編輯:何 山

  校對:王小明

  復審:廖世杰

  審簽:羅 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