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之火點燃發展新引擎

——看井岡山經開區如何打好重點改革突破攻堅戰

來源:  江西日報     |    日期:  2024年10月28日     |    制作:  何山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走進江西巴斯巴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性能測試與包裝生產線上,工作人員正為新一批交流充電樁成品進行最后的檢測。“我們能在短短3年時間內迅速占據新能源行業領先地位,2023年實現產值超10億元,得益于井岡山經開區的優質營商環境。”公司負責人韓宗敏告訴記者。

  今年以來,井岡山經開區聚焦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完善要素支撐保障,以重點改革突破攻堅戰為抓手,破除體制機制弊端,加快建設權責清晰、規范高效的現代開發區管理制度,以改革之火點燃創新引擎,培育更多發展新動能。1至8月,井岡山經開區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2.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8%。

  管理減負 釋放“瘦身健體”活力

  “過去我們還要兼顧很多社會事務,改革后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到幫扶企業發展上來。”掛點幫扶巴斯巴公司的井岡山經開區干部李蔚告訴記者。

  體制優勢是經濟開發區的根本優勢。井岡山經開區堅決破除不適宜發展趨勢的管理體制,讓開發區回歸發展經濟本源,煥發體制機制活力。

  通過學習借鑒先進園區經驗,井岡山經開區推行政經雙線治理模式,剝離一系列社會事務管理職能,聚焦經濟運行、產業發展、招商引資等主責主業。同時,堅持“政企分離、管運分開”原則,加快去行政化改革,深入推進“管委會+公司”模式,組建吉安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進一步促進產業融合發展與轉型升級。

  在管理減負、機制理順的同時,井岡山經開區通過明確“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導向,釋放“瘦身健體”活力。“我們打破行政、事業、企業身份職級限制,推進人事薪酬改革。”井岡山經開區黨工委組織部干部王芳告訴記者,他們實施“檔案封存、員額總控、全員聘任、績效考核”管理模式,部門正職及以下崗位全部實行聘任制,將薪酬增量主要用于激勵招商一線崗位人員。

  輕裝前行,活力滿滿。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井岡山經開區已簽約工業項目54個、總投資421億元,其中投資5億元以上重大項目19個。

  項目加速 提升“放權賦能”效力

  信息化現代廠房鱗次櫛比、自動化生產車間燈火通明、數字化控制中樞秩序井然……走進吉安市木林森實業有限公司,蓬勃景象映入眼簾。

  “我們的LED全產業鏈項目預計可實現年銷售收入300億元以上、稅收10億元以上,解決1.5萬人就業。”公司總經理助理肖武軍告訴記者,自項目落地以來,井岡山經開區項目“推盯保”小組主動上門解決推進工程建設中存在的難點及堵點問題,讓他和同事們真切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便利與溫暖。

  抓項目、聚產業是經開區的主業。井岡山經開區圍繞項目建設全生命周期科學劃分經濟管理、資源配置等權限,讓開發區有更多資源、更好條件招項目、強產業、興經濟。

  為及時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急難愁盼問題,讓優質企業能夠引得進、留得下、發展好,井岡山經開區成立項目“招落建”、企業“幫扶達”、項目“推盯保”、園區“投融增”、爭資爭項和項目認定、工作督查等7個工作組,實行扁平化管理,健全問題即時解決機制,讓曾經的“特事特辦”成為如今的“常態辦理”。

  在此基礎上,井岡山經開區進一步厚植產業生態,不斷探索扶持產業鏈式集群發展機制,優化電子信息“三駕馬車”運作,廣泛匯聚人才、科創、信息等優質資源。提質運營電子信息產業服務中心,推動電子信息產業聯盟、研究院和產品檢驗檢測中心并駕齊驅、協調聯動。

  放權,是為了更好地給項目賦能。記者了解到,井岡山經開區今年新簽約的54個工業項目中,有41個項目已完成注冊、24個項目已開工建設。(本報全媒體記者 李 歆)

  編輯:何 山

  校對:王小明

  復審:廖世杰

  審簽:羅 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