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躍,定格了勇氣的模樣

信豐縣居民曾玉接連救起兩名溺水者 獲評“中國好人”

來源:  新法治報·贛法云     |    日期:  2025年11月14日     |    制作:  聶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11月11日,贛州市信豐縣大塘埠鎮沛東村。53歲的曾玉在桃江河邊巡查時,指著不遠處的石灘回憶道:“那天我就是在這里跳下去救人的。”

2024年8月31日傍晚,騎著電動自行車載著妻子路過此處的曾玉,忽聞河面傳來呼救聲,他不顧危險縱身躍入湍急河水,接連救起兩名溺水者。因為救人之舉,今年8月,曾玉榮登2025年第二次“中國好人榜”,獲評見義勇為好人;今年9月,他的救人行為被信豐縣見義勇為評定委員會確認為見義勇為行為。

危急時刻連救兩人

事發那天傍晚,幾名村民帶著孩子在桃江河畔納涼。“救命啊,有人掉下去了!”忽然,一聲急切的呼救聲打破了寧靜。

騎電動自行車路過此處的曾玉舉目四望,發現河面上有兩人正在拼命掙扎。岸邊一名村民手里拿著游泳圈,卻因不會游泳而束手無策。

“從河堤到落水處大約20米,全是碎石路,我老婆拉著我說太危險了。”曾玉回憶道。他將手機遞給妻子,眼神堅定:“你拿著,不救就來不及了!”

顧不上脫鞋、換衣,曾玉抓起游泳圈沖向河邊,三步并作兩步縱身躍入河中。他奮力游向落水的孩子,將救生圈套在對方身上,而后一步步把人拖向岸邊。

“孩子被救上來后,整個人都嚇傻了,趴在地上哭。”曾玉說。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岸上又傳來呼喊——“大人還在水里!”

來不及緩口氣,他再次跳入水中。頂著湍急水流,體力即將耗盡的他咬牙抓住落水女子的衣領,一點點往回拖。

終于,女子李某被成功救上岸。曾玉雖劇烈咳嗽,但依然強撐著給她做心肺復蘇,等急救人員趕到,他渾身無力,癱坐在原地喘息了七八分鐘才緩過氣來。

“當時我嗆了水,頭都發燙,可看到人沒事就松了口氣。”他語氣平淡地述說著這場與死神的較量。

村民眼里的“暖心人”

在危急時刻果敢救人的曾玉,平日里也是村民眼中的“暖心人”。

作為沛東村的兼職網格員,他下班后常常會巡查河邊、走訪農戶。每逢夏季,他都會時時提醒村民和孩子們遠離深水區。

每逢下大雨,曾玉都主動清理路面障礙物;誰家遇上水電故障、門窗損壞,他總會趕來幫忙;碰到老人曬谷、加工糧食不便,他也主動上前搭把手……這樣的舉手之勞,他從不當回事,但村民們都記在心里。

“曾玉總是默默地做善事,事情雖小,卻讓我們感到很溫暖,是大家學習的榜樣。”沛東村村民施美姣告訴記者。

事實上,這并非曾玉第一次救人。1987年,他還只是個15歲的少年,就在桃江河救過一名落水兒童。“那時候孩子家長還煮了兩個雞蛋給我吃。”他笑著回憶,“后來那家人每年過年還會來看我。”

今年8月,曾玉榮登2025年第二次“中國好人榜”,獲評見義勇為好人;9月,他的救人行為被信豐縣見義勇為評定委員會確認為見義勇為。面對榮譽,他說:“我只是碰巧遇上,換作別人也會這樣做。”

(記者連永成)

編輯:聶琪

校對:衷麗萍

復審:朱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