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正嫵:官民矛盾的“修復師”

來源:  新法治報·贛法云     |    日期:  2025年11月07日     |    制作:  聶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人物簡介

熊正嫵,1989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江西省人民檢察院南昌鐵路運輸分院第三檢察部主任、四級高級檢察官,獲評全國行政檢察業務能手、全國檢察機關行政檢察人才庫成員、江西省檢察機關先進個人、江西省檢察業務專家、江西省檢察機關行政檢察業務標兵,獲個人嘉獎7次。

熊正嫵接受記者采訪(圖/張玉豐)

兩塊幾乎觸頂的移動白板,是江西省人民檢察院南昌鐵路運輸分院(以下簡稱“南鐵分院”)第三檢察部主任、四級高級檢察官熊正嫵辦公室最引人注目的“背景墻”,上面密密麻麻地寫滿了案件要點、法律條文,仿佛訴說著工作的繁重與思維的縝密。11月4日,記者走進熊正嫵辦公室,只見其桌前是滿滿當當的案卷與筆記本。

全國行政檢察業務能手、全國檢察機關行政檢察人才庫成員、江西省檢察機關先進個人、江西省檢察業務專家……這名女檢察官,何以在行政檢察的工作崗位上迸發出如此巨大的能量?

以協同機制化解行政爭議

2018年年底,南鐵分院開始集中管轄南昌、新余、鷹潭三地行政訴訟監督案件。“這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行政檢察涉及領域廣泛,幾乎每辦一個案子都要從頭開始學。”熊正嫵回憶道。

壓力化為動力。她累計辦理、審批案件903件,提出監督意見156件。數字背后,是無數個挑燈夜戰的夜晚,是對每一起案件精益求精的審閱。面對跨行政區劃管轄的難題,她探索構建了“專業監督+屬地支撐”協同機制。在某工廠申請行政訴訟監督案中,這一機制發揮了關鍵作用。

某工廠在當地政府拆遷過程中,首先響應政府號召簽了約,卻偶然聽說“別家工廠得到的補償更多”,因對補償金額不認同而成訴。熊正嫵和辦案團隊經抽絲剝繭發現:該廠的補償協議忽略了裝修價值。

“不能讓積極配合政府工作的企業寒了心。”她創新運用“黨委領導、‘人大+檢察’、區域協同”模式,主動向屬地黨委政法委報告,邀請屬地人大常委會協同化解,最終成功為企業爭取到了裝修損失等補償款項,這起困擾企業多年的行政爭議得以圓滿解決。

以個案公正守護一方正義

“行政檢察一端連著政府公信力,一端系著百姓權益。我們辦的不僅是案子,更是別人的人生。”熊正嫵說。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是行政檢察工作的重點,也是難點。面對一些歷時長久、矛盾尖銳的“釘子案”“骨頭案”,熊正嫵始終堅持“有解思維”。她相信,只要真心為民、方法得當,再難的爭議也有化解的可能。她化身官民矛盾的“修復師”,積極探索和實踐多元化爭議化解機制,綜合運用監督糾正、釋法說理、公開聽證、司法救助等多種方式,共參與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93件。

在辦理一起督促某鄉政府糾正未給予強制拆除房屋補償違法行為監督案時,熊正嫵面對的是一名因房屋被拆而奔波維權10余年的當事人。熊正嫵首先耐心傾聽當事人的訴求和委屈,用真誠的態度贏得當事人的初步信任。隨后,她調取原始檔案,走訪當年知情人,詳細審查鄉政府強制拆除行為的每一個環節。在查明鄉政府行為確實存在違法且未依法給予補償后,她果斷向該鄉政府制發檢察建議,明確指出其違法行為,督促其依法履行補償職責。

同時,熊正嫵多次與鄉政府負責人溝通,積極尋求解決方案,并搭建對話平臺,邀請律師等第三方參與,促進雙方理性溝通。最終,這起持續了10余年的行政爭議得以成功化解。

當事人拿到補償款時激動道:“我原以為等不到公道,感謝熊檢察官,是你們讓我相信法律是公正的!”該案因其典型的示范意義和良好的化解效果,入選最高檢典型案例。

“作為當事人之間的連心橋,我們不斷尋求法理情的最優解,行政檢察就是以個案公正守護一方正義。”熊正嫵說。

(文/記者王白如)

編輯:聶琪

校對:陳衛星

復審:吳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