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賦能“菜籃子”
來源: 新法治報·贛法云 | 日期: 2025年11月04日 | 制作: 聶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10月30日,記者來到位于新建經開區的南昌洪旺智慧農批大市場,只見掛有贛、閩、皖、湘、鄂等地車牌的貨車來來往往,整個市場一派繁忙景象。
這座由南昌市農業產業有限公司、江西省供銷數字物流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南昌市供銷有限公司聯合打造的現代農批市場,自今年7月2日啟動蔬菜交易試營業以來,入駐商戶160余戶,蔬菜交易區入駐率達80%,日均交易量達2000噸。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結合,這為我們指明了工作方向。”南昌市供銷有限公司總經理錢成亮表示,以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為目標,南昌洪旺智慧農批大市場正依托“公鐵水空”多式聯運體系,加快構建“1小時保供圈”“6小時經濟圈”,努力打造日常可保障全省及周邊地區約6500萬人的農產品供應體系,應急狀態下可輻射中部地區六省的農貿物流樞紐。
步入農批市場,眼前豁然開朗。20米至50米寬的道路可容貨車輕松交會,進深15米的商鋪為市場高效交易打下基礎。“區別于傳統農批市場的小巷道,這里道路寬敞、鋪面空間大,裝卸貨便捷,大大節約了經營成本。”金陽菜業負責人陳麗告訴記者,這里裝卸貨效率高,一輛車長13米、裝有900箱蔬菜的半掛貨車駛入商鋪后,采購商調集的短駁車可以迅速分運整批蔬菜,像她這樣的商戶一天可以銷售四五車蔬菜。
農批市場的高效運轉,離不開配套服務的支持。200余輛穿梭于農批市場的短駁車,讓整個市場能夠高效、有序地運轉。為保障短駁車穩定運行,農批市場專門建設了一個換電中心,可為短駁車提供快速換電及日常維修等服務。“農批市場有固定的泊車點,我們干活時直接來取短駁車就行,而且配置可升降貨板,讓搬運更省力。車沒電了,到換電中心僅需2分鐘就可以完成換電。”在農批市場從事搬運工作的黃三和告訴記者,現在錢賺得多了,工作強度也小了,感覺生活更有奔頭。
農批市場的另一側,一座大型冷庫即將竣工。“冷庫占地3.3萬平方米,儲存空間達10萬立方米,投入使用后,能實現從零下25攝氏度到15攝氏度的分區精準溫控,為農產品提供定制化保鮮服務。”錢成亮告訴記者,下一步農批市場將設立“直播基地”,鼓勵經營主體開展農產品定制、電商直播等業務,形成“前端生產+中端流通+末端服務”的產業協同體系。
(實習生吳震儀 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徐立鳴)
編輯:聶琪
校對:衷麗萍
復審:吳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