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負式執法”助企輕裝上陣
宜春市應急管理局為入企執法檢查劃紅線定規矩 既不越位又不缺位
來源: 新法治報 | 日期: 2025年04月18日 | 制作: 聶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自2024年起,宜春市應急管理局結合本地實際,打破傳統觀念,對執法檢查進行系統性改革,創新“減負式執法”模式,為入企執法檢查劃紅線、定規矩。

督導企業開展安全生產檢查
“‘減負式執法’是覆蓋執法檢查全過程的統稱,包括‘年度檢查計劃’‘四會一單’模式、企業內部‘吹哨人制度’和行政處罰‘集體討論制’,形成一個閉環。”近日,宜春市應急管理局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推行‘減負式執法’,把執法檢查事項提前告知企業,讓企業知道誰來查、查什么、怎么查和如何處罰。”
宜春市應急管理局創新“減負式執法”模式走在全省前列,有效提升了安全生產治理水平,優化了安全生產環境。
三類情況列入
執法檢查范圍
“年度安全生產監督檢查計劃(下稱‘年度檢查計劃’)明確一家企業對應一個層級的執法主體,解決執法隨意性、執法檢查多、多頭檢查、重復檢查問題,落實‘所有行政檢查納入計劃管理,計劃外無檢查’的要求。”宜春市應急管理局負責人介紹。
宜春市應急管理局在制定年度檢查計劃的時候,根據生產經營單位安全風險狀況、企業規模、安全信用等情況,合理劃分執法事權。省里面納入年度檢查計劃的企業,市、縣不再納入;宜春納入年度檢查計劃的企業,縣里面不再納入。年度檢查計劃要報宜春市營商環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
被宜春市應急管理局列入執法檢查范圍的只有三類情況:一是列入年度檢查計劃的企業;二是經政府批準的專項檢查;三是投訴舉報、轉辦交辦、數據監測等線索發起的暗訪暗查。只有這三類情況才開展執法檢查、下發執法文書,其他的以幫扶指導、企業自主整改為主,不得下發執法文書。
對列入年度檢查計劃的企業進行執法檢查時,應提前三天告知。入企檢查一律掃碼,實現入企行政檢查次數可視化。根據行業特征和企業安全風險等級,對全市102家礦山企業、92家危化企業、245家煙花爆竹企業和1421家工貿企業進行分級分類監管,并動態調整。其中,第一等級是風險最高的。企業安全生產達到一級標準的,安全風險管控較好,風險等級較低,相應的執法檢查次數較少。
實行“四會一單”執法模式
“對納入年度檢查計劃的企業,實行行政執法告知會、現場啟動會、總結反饋會、警示教育會和重點執法清單的‘四會一單’執法模式。”宜春市應急管理局負責人介紹,“目的是促進執法規范化與專業性,實現良性互動,提升執法質效。”
年度檢查計劃確定后,組織召開年度檢查計劃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參加的執法告知會,告知執法檢查程序、方法、內容等,下達執法檢查告知單。執法人員對年度檢查計劃企業進行現場檢查時,應先召開現場啟動會,介紹檢查目的、執法人員、執法檢查內容、執法檢查程序以及被檢查單位需提供的資料文件等,被檢查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以及有關崗位員工應當全程參加。
執法檢查結束后召開總結反饋會,反饋現場執法檢查情況,針對檢查發現的問題隱患,執法人員根據有關標準、法律法規要求,提出處置措施和隱患整改要求,經企業確認后下達現場檢查執法文書。
檢查的企業達到一定數量后,根據檢查情況,分區域分行業領域定期召開由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參加的安全警示教育會,通報查處的違法行為典型案例,充分發揮警示教育作用,督促其他企業及時自查自糾,認真整改同類問題隱患。
根據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要求,確定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金屬冶煉、粉塵涉爆等行業領域執法檢查事項清單。各行業領域執法檢查重點事項清單可根據工作需要動態調整。對同一企業涉及多個行業領域的,制定綜合執法檢查事項清單。
壓實主體責任保安全
“宜春全面推廣‘313’制度和企業內部‘吹哨人’制度。”宜春市應急管理局負責人介紹,“推廣這兩項制度旨在壓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每天企業員工上崗前,安全負責人對特種作業人員、崗位員工就本班次注意事項、崗位安全須知等進行警示,時間不少于3分鐘;每周安全負責人對安全管理人員、車間主任、班組長履行安全管理職責情況進行點評,時間不少于10分鐘;每月主要負責人組織召開全體職工大會,會上應開展事故案例警示教育,通報隱患排查整治、隱患報告獎勵等情況,時間不少于30分鐘。

傳授通信設備操作技巧
建立員工報告隱患獎勵制度,發揮企業內部安全生產“吹哨人”作
用,對員工反映的事故隱患、安全生產違法行為和安全生產工作建議進行登記、核查、評估,查實的應當給予一定獎勵,并提高報告重大事故隱患獎勵標準。利用每月最后一個工作周集中開展安全生產系列活動,推動生產經營單位落實“隱患大自查、全員大培訓、預案大演練、隱患大整改”,壓緊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安全管理人員管理責任、一線員工崗位責任,有效防范各類事故發生。
“所有的行政處罰都要經過集體討論。”宜春市應急管理局負責人介紹,“集體討論解決同案不同罰、處罰隨意性問題。”
據了解,宜春市應急管理局對企業設定參數,這些參數與處罰檔次關聯,企業根據參數加強內部管理。在處罰檔次內,怎么處罰由企業說了算。對很自律的企業,實行從輕或減輕處罰。
企業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符合立案要求的,要對其進行行政處罰。對企業作出什么樣的行政處罰,要經過集體討論決定。
宜春市應急管理局創新“減負式執法”模式,為開展安全生產工作帶來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效提升了安全治理水平。今后,該局將繼續秉持創新精神,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為宜春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文/圖 新法治報·贛法云 記者李光明
編輯:聶琪
校對:王小明
復審:吳旭